由教育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测评(决赛)于8月27日在山东大学(济南)落下帷幕。
在本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李华青老师、陈孟钢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团队作品“电感电容测量装置”(团队成员:王中正、程经燃、唐佳龙)以及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邱开金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团队作品“运动目标控制与自动追踪系统”(团队成员:韩金鹏、熊杨策、方承煜)分获全国一等奖,竞赛获奖质量、数量再创学校历史新高。
本届竞赛中,学校共有53支队伍,159名学生参赛,经省级赛区初赛、测评推荐、全国总测评(决赛),最终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西塔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组成的代表队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重庆市一等奖12项,二等奖8项。
自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发布相关通知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于今年4月由创新创业学院牵头启动学校竞赛组织筹备工作,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具体落实开展。备赛过程中,相关学院通力协作,积极为备赛提供师资和实验平台保障。学校自4月始,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组织专家全面展开赛前培训指导工作,主要包括竞赛及历届赛题分析、仪器仪表的使用、数字/模拟电路分析及应用、传感器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单片机电路设计分析与应用等。同时圆满完成暑期学生留宿申请、餐饮保障、电子器件及参赛场地筹备等一系列工作。竞赛期间,正值重庆最为炎热的时节,高温不仅没有影响同学们的参赛热情,反而充分展现了学校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拼搏进取的青春风采,显示了学校在本科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高水平。
据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旨在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工程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该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级别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学科竞赛之一,已经成为国内高校和企业公认的电子信息类竞赛的标杆。本届竞赛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134 所院校,20939个学生队伍,共计62817名学生报名参赛,最终评选出360个全国一等奖,975个全国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