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调动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了2021年重庆市教学成果奖申报。近期,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励的决定》(渝府发〔2022〕28号),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的成果共17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具体成果列表如下: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第一完成人 |
成果完成人所在单位 |
成果等级 |
1 |
研究生“四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李旭锋 |
西南大学 |
特等奖 |
2 |
综合性大学框架下农科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
张卫国 |
西南大学 |
特等奖 |
3 |
三轮驱动、三元融合、三师聚力—— 教育学类专业“三实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行动 |
朱德全 |
西南大学 |
特等奖 |
4 |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陈志友 |
西南大学、四川云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等奖 |
5 |
“双育两化一贯通”本科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
吴能表 |
西南大学 |
一等奖 |
6 |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高校“一性三化” 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
廖和平 |
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 |
一等奖 |
7 |
五级贯通、双向统整、双师联动:卓越教师协同培养的创新实践 |
陈时见 |
西南大学;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遵义市教育体育局 |
一等奖 |
8 |
落实立德树人 创建“四理贯通 四环相扣 双线融合”的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
祝志勇 |
西南大学 |
一等奖 |
9 |
新学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潘洵 |
西南大学 |
一等奖 |
10 |
一贯通、三素养、三学会——卓越地理教师“一三三”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杨庆媛 |
西南大学 |
二等奖 |
11 |
三新、三融、三转:全媒体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刘丹凌 |
西南大学、暨南大学 |
二等奖 |
12 |
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的《逻辑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
何向东 |
西南大学 |
二等奖 |
13 |
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三三三”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 |
王进军 |
西南大学 |
二等奖 |
14 |
“五新”理念下卓越历史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邹芙都 |
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15 |
传统农科一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的蚕学实践 |
代方银 |
西南大学 |
三等奖 |
16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四化同构”教学改革与“四特同呈”课程创新实践 |
白显良 |
西南大学、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
三等奖 |
17 |
农科双创人才培养 3+3 新模式构建与实践 |
李加纳 |
西南大学 |
三等奖 |
重庆市教学成果奖是我市教育教学方面的最高奖励,由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旨在奖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并取得显著成果的集体或个人。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学校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跟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继续推进优秀教学成果的凝练和完善,积极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和推进工作,加强对获奖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充分发挥教学成果奖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