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期间,首先到美术学院参观校庆特别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学校美术学院师生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深入思考了如何更好地在艺术创作与创新上把握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发挥美术学科在一流大学体系建设中的有力支撑作用。
著名油画家、美术学院老教授 钟定强: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现在正是高科技爆发的年代,我们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认真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第一,在教育上,让美术与科学技术融合,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带动人民群众,增强审美观,为中国人民的高品质生活奠定基础;第三,把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第四,从我做起,作为一名年长的美术工作者,也应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焕发新的生命力,继续深入生活,创作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绘画作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美术学院教授 陈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首先视察美术学院,这其实表明着总书记对国家美术教育事业的整体关注与重视。习总书记视察中的讲话以如何办好国际一流大学为核心,强调高校学生要以时代和国家需要为学习目标,教师在立足国际视野,勇于攀登的同时还要做好“大先生”,为学生立人、立德、立业做好表率,切中当下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中存在的现象与不足,为我们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这无疑对今后的美术教学工作和学术学科探索校定准心、少走弯路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邱正伦: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总书记的讲话,既语重心长,又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作为一名老教师,自己一定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牢牢记在心中,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好好培养学生,真正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和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真正做到无愧于伟大的新时代,无愧于一名新时代的大学教师,无愧于自己的人生,为美好的理想,为伟大的时代,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彭伟:习总书记赴清华大学考察,首先来到美术学院参观,足见国家对美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强调,培养一流人才是学院当前努力的方向。一流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流的专业支撑,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成功申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正在大力推进建设。美术学专业紧密结合新时代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与美术教育的新问题,旨在培养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与复兴的高端美术教育人才。同时,美术学院也正积极组织其他本科专业申报一流专业建设点。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学院副教授 李月林: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为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美术学专业的未来建设和发展指明了道路。我作为一名美术学院的一线教师,更加明确了美术学科的特性与教书育人的意义,今后我将以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品德高尚、技艺精湛的符合国家新的发展阶段的美术人才。
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美术学院副教授 刘强:习总书记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让我们这些艺术工作者备受鼓舞。作为美术教师,如何以艺术的形式传播正能量,弘扬科学精神,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目前我正尝试以雕塑的形式树立科学家的形象,将党和国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的意义融入人物雕塑,传达中国人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强化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
西南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美术学院副教授 何其庆: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察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作为一名高校艺术设计老师,我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在下一步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中,将结合本校本院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多参加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活动、多学习能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专业书籍,帮助学生在提升自身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领悟文化内涵,构建文化自信。
中国孩子乡村教育艺术发展基金发起人、美术学院讲师 石富: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母校清华考察,并点名视察美术学院,我作为清华美院雕塑系毕业的学子,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母校的关怀和期望感到万分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作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争作一名优秀美育教师的信念,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要做好美育工作对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意义,更加清晰了自己今后要努力的方向,为中国孩子而雕塑!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学院讲师 金振飞:作为一名曾经的清华美院学子,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让我深受鼓舞。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当下,我的身份已转变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我深知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美学的培养,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术学院研究生 袁旭灿:作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我们应该找准奋斗坐标,发挥专业特长,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用艺术创作展示西南地区积淀深厚的文化韵味,让高质量、高品味的作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努力将专业知识、创新创造和社会美育结合起来,以期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素养,实现总书记提出的“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美术学院本科生 杜金泽:作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青年学生,应扎根新时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祖国西部,发挥专业本领,用艺术去服务社会、服务乡村振兴,心怀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去认识美、欣赏美的使命与担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奉献青春力量。
美术学院近年重要主题美术创作:

戴政生教授、黄静教授 建党百年大型美术工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戴政生教授、黄静教授 中华文明创作工程作品《孝治天下》

刘强副教授 重庆艺术奖获奖作品《圆梦》

83岁老教授钟定强先生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红玛瑙》

彭伟教授 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而立之年》

刘曙光教授 疫情防控期间创作《庚子生纪》

钟定强先生 《磐石》

陈航教授 西部写生创作《冈仁波齐》

李月林副教授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