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看中国·重庆行” 系列活动顺利收官


来源:新闻传媒学院   |  文字:   |  摄影: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1026日,“看中国·重庆行”系列活动随着“看中国”十周年国际学术论坛的圆满落幕而顺利收官。该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及会林文化基金主办,西南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自109日正式启动,由2020年“看中国·重庆行”启动仪式、纪录片摄制、展映仪式、“看中国”十周年国际论坛研讨会以及“看中国”十周年图片展五个主要部分构成。

10月24日晚,2020“看中国·重庆行”展映仪式顺利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安春元在致辞中回顾“看中国·重庆行”项目三年来取得的成绩,对《贯通》《观茶》《山民》《光阴驶者》《辣椒意中人》等作品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肯定今年完成的10部精彩短片,希望在后面的作品评比中斩获佳绩。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代表“看中国”项目组致辞,他指出,“看中国”项目让外国青年亲身体验中国、了解中国和观察中国,今年“看中国·重庆行”以“农事·农家·农人”为主题,力求在全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为世界减贫工作展示了中国示范、中国榜样和中国成绩。

展映仪式上依次放映活动纪录片《秋觅三农》,以及10位外国青年导演摄制的《天路之路》《苦尽柑来》《渡娘道》10部纪录片。这些纪录片风格迥异,描绘山城重庆“农事·农家·农人”的风景以及中国乡村脱贫攻坚、发生蜕变的故事。巴西圣保罗大学的Antakly De Mello Cecilia教授作为本年度“看中国·重庆行”的外方指导老师,对影片进行了线上点评,她说这些纪录片让她看到了中国的发展与变化,看到了在乡村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乡村英雄,更读懂了中国土地的故事。

10月25日,“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盛大召开。来自阿根廷、意大利、英国、法国、塞尔维亚等12个海外国家的外方专家学者以及中方学者代表参与了论坛研讨。

论坛开幕式上,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发表致辞,认为“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活动新颖独特,意义重大,通过外国青年电影人的独特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文化,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了中外青年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受疫情影响,国内外专家在“线上+线下”相聚,在通达全球的网络空间里,共同讲述我们心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的梦想与热爱。

“看中国”项目创始人黄会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回忆“第三极文化”理念的提出和“看中国”项目的诞生,并现场宣布论坛开幕。“看中国”的记录短片已经探索了一条依托高校、依托青年的对外宣传路线,开创了一条跨学科、跨学界的协同式影视教学模式。

论坛分为主论坛以及三场分论坛,国内外学者以“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及“第三极文化”为重点研讨内容展开了充分的分享与交流,以宽阔的视野、深度的思考对“看中国”项目十年来积累的成果进行学术化、学理化的总结。

本次论坛通过Zoom、哔哩哔哩、腾讯会议三大直播平台进行了直播,搭建了论坛的云上空间,拓展了“看中国”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为下一个崭新的十年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