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晚,由北碚区委宣传部、北碚区文旅委等主办,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北碚图书馆等承办的“百馆之声文化沙龙”第8期《中国新诗研究所:历史与未来》,在北碚区广电大楼一楼隆重举行。中国新诗研究所首任所长吕进教授、第二任所长蒋登科教授与现任所长熊辉教授,共同担任本次文化沙龙的主讲人。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腾讯新闻在线直播的访问量达70万人次。

吕进教授为观众讲述了中国新诗研究所成立的时空背景,缘于北碚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浓厚的诗歌创研氛围及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新诗研究所应运而生。吕进教授指出,当前新诗所坚持主办“中外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等学术会议,持续出版《中外诗歌研究》与《诗学》辑刊等学术刊物,许多新诗所的毕业生们从事着与诗歌相关的事业,成为知名的海外华文作家、活跃的诗歌理论批评家、高校中文系的教授博导等。可谓在几代学人的守护下,新诗所已发展成为备受海内外诗人和学者信赖的中国新诗研究的学术高地。
随后,蒋登科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新诗研究所的切身感受。他表示,新诗所学风良好、学问扎实,老师们专注于学术同时关爱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国新诗研究所经过三十几年的积淀,培养出一大批从事现代诗学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已经建立起自身丰厚的学术传统。
熊辉教授分享了自己在新诗研究所求学与工作的体验。他指出,新诗所是一个学术的殿堂,一个有着和北碚一样的特质,十分富有诗意和文化气息的地方。围绕教师开放性的世界眼光和善于转换的学术品格,熊辉教授例举了方敬、邹绛、吕进三大导师的学术背景和治学品格,指出,新诗所既要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也应当加强与创作界的密切联系,齐心协力开拓中国新诗的创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