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学校召开“十四五”自然科学科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会。校长张卫国、副校长温涛出席会议,人力资源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国内合作处等部门负责人和全校自然科学二级教学科研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崔延强主持。

会议总结了学校“十三五”前四年自然科学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指标完成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培育大团队、构筑大平台、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为工作重点,以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装置建设为核心,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精心谋划,系统推进,聚力打造大生物大农业、大生命大健康、大信息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重要板块,夯实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坚持质量导向,推动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和产出,改革完善现有科研评价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科研活力,为学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做出积极贡献。
与会人员围绕“十四五”科研专项规划顶层设计、重点发展领域、强化科研团队建设、科研项目策划、科研平台构建、成果培育产出和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完善科研绩效考核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
温涛立足学校发展规划角度,提出科学编制好科研专项规划,制定好十四五科研工作的行动纲领,资源配置的参照标准的重要性。崔延强就学校和各单位十四五科研规划编制工作和时间节点提出了具体要求。
张卫国肯定了“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围绕抓项目、出成果、产人才、建平台、走出去、善管理六大内容,张卫国对科研专项规划编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十四五”科研专项规划要对标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发展目标,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明确发展思路,确立发展重点,统筹推进学校科研工作上水平,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