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九十一】抢春耕:农业人和时间赛跑


来源:玉兰新闻社、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  文字:张星明、许莹竹、吴东倩   |  摄影: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春耕时节不等人,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李加纳教授,带领“黄大年教师团队”开始忙碌起来。一年的油菜花期有限,赶上春耕的步伐,就是用“抢”和时间赛跑。

给正值花期的材料套网罩,给部分材料进行自花套袋和杂交授粉.....这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的基础性工作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开展起来困难重重。

为了赶进度、抢春耕,待歇马道路上防疫卡点一撤除,团队老师们就一头“扎”进田地里;早出晚归,亲力亲为,竭尽全力推进育种进程。李加纳教授和团队成员们上午下地,到了晚上天黑尽才回家;为了加快进度,李加纳教授的家属也加入了劳作的队伍,再辛苦再劳累,农业人也要和时间赛跑。李加纳教授说道:“在疫情当前,我们农业人,要积极响应国家稳政策、 稳面积、 稳产量的‘三稳’要求,积极应对、全力以赴,稳步推进增产增量,这是我们农业人、油菜人共克时艰、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责任和担当。”

同时,除了推进育种工作进程,团队成员、学院副院长唐章林教授心系农户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川渝地区气候自然条件、土壤地形实际、从专业角度出发撰写《“抗疫情、抓生产”——重庆冬油菜春季栽培管理指导要点》的指导手册,提出油菜病虫害、降雨渍害等预警和防治建议,切实指导农户种植提高油菜春发和授粉结实的效果。

225日以来,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薯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学院荞麦组全体在校科研人员也积极备耕,和疫情抢抓农时。在工人缺乏,学生缺席情况下,全体科研人员齐上阵,施肥、殡种、浇水、盖膜,抢播完全部甘薯科研材料。同时还对未返校研究生试验田进行施肥处理、拔出除草,将疫情对学生研究的影响降到最低。每天早上6点从北碚出发,驱车约1.5个小时到达合川基地,晚上8点才回程,这样的日子坚持了很多天。当地饭店未开业,中午他们吃方便面或自己带冷餐解决午餐。团队成员高级实验师唐道彬老师如此形容春耕期间的“无休”:“午餐肉是自带的,蔬菜是地里采摘的,中午下班了,在工棚自己弄饭,刚吃完一点半又得上班,能做饭比吃方便面安逸,苦中作乐嘛。”

疫情期间,学院党委和行政积极协调,为顺利开展工作群策群力。期间,学院党政领导也多次来到合川农场,为一线科研人员带来学院的关心和问候,同时带来“水果大餐”给大家加油打气。通过合川农场、渭陀政府、学院等多方合作努力,春耕工作实现科学、有序、安全推进。

虽因疫情无法及时返校,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学子们也积极行动。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大屯镇官家山的2018级农学1班学生李婧这段时间就和全家一同参与了春耕备耕。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她因这次疫情再次扛起锄头,握住水瓢,与家人一起种了番茄、玉米、辣椒、茄子、香菜等,充分参与了春耕劳动。李婧认为,回家种地参与生产是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一种方式,是难得的实践机会。她说:“我庆幸自己是一名农科学子,可以为这次春耕贡献力量。”

家在陕西省米脂县的2018级农学4班的马宇萌,希望替年迈的奶奶减轻劳动负担而参与春耕,跟奶奶去地里为寒食之日准备种红薯的土地进行施肥和翻土。说起春耕的困难,马宇萌告诉我们,家乡身处北方,夜晚温度较低,因此早上的土地有少许冰霜且结成了大块,为翻土带来困难。通过早上施肥,在中午温度回暖,冰霜融化时再翻地等措施,克服了这个困难。这些细碎的农耕小经验没有出现在课本上,她说:“通过这次下地的实践活动,学到了怎样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

此外,学校许多涉农专业的学子都在行动,家在四川省金堂县的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2019级研究生陈思的家中以养蜂为主要经济来源。疫情稍有缓解,她利用专业所学,网络查找资料,四处筹集春种资源,配合父母开始种植作物,大力帮助乡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青春和力量。除了积极帮助乡亲们取花粉,陈思还利用离心机的原理,创造性的设计了简易的“摇糖机”,大大提高了取蜜效率。据悉,此方法的出蜜率高达80%,且取蜜后,蜂巢几乎不会受损,便于继续利用。陈思利用夜间时间,在线阅读期刊,尤其是与此次新冠肺炎相关的文献,并且利用网上学习资源,自主修习了发育生物学等专业课。

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遗传学研究生田欢,家住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合兴乡长线村小湾坝组,父母均为农民。疫情有所缓解后,为响应总书记复工复产春耕春种的号召,她利用专业所学的育种栽培知识,配合父母进行柑橘育苗,指导村民科学种植和传授科学管理知识,积极帮助乡亲开展农业生产。田欢认为,大学生不能返校就一边利用网络开展专业学习和撰写毕业论文,一边帮助乡亲春耕春种,面对抗疫防控,青年学生要听从号召,将社会扛在肩上,有自己的担当。

家住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2016级园艺专业学生黄晓,在整个二月疫情最紧张的时期以园艺学子的身份协助当地蔬菜生产工作,做好蔬菜供应。黄晓谈到:“我们经历了疫情最紧张的时刻,也陪伴祖国看疫情慢慢好转。以前参与耕种是为了生活,这一次参与却有了一种为国家做贡献的荣誉感。正是因为人人都有了这种不辞辛苦,云南通海才因为蔬菜而大放光彩。”

在甘肃省白银市胡麻水村,食品科学学院2018级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研究生李保祥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深度参与、扎实帮扶当地的春耕生产,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农民施肥,围土,喷洒除草剂,帮助农民增收增产。同时,还主动向农民讲解果蔬采摘时的注意事项。李保祥说,作为有时代担当的新青年,更应该在关键时刻尽一份力,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参与春耕,将自己所学知识与农民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让春耕的实施得到科学的指导,也让食品学子在实际操作中细化了理论知识。

通讯员:张星明

李婧/马宇萌/陈思/田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