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六十九】共同战“疫” 政管师生用行动诠释担当


来源: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文字:袁千懿   |  摄影: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筹指挥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带领全院师生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用行动诠释“西大人”、“政管人”的责任与担当。

有一种责任叫中共党员

疫情当前,党员先上。学校党委成立教职工党员干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学院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报名,共计20名教职工自愿报名。其中,政治系石雪老师作为学校首批防控疫情教职工党员干部志愿者的一员,积极协助后勤集团开展食堂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非常辛苦,早上七点半开始上岗,一日三餐都要细心检查和耐心引导,遇到对防控要求不理解不执行的,更要热情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石雪老师说:“我是一名中共党员,这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做好榜样。” 同时,政治系武鹏老师,虽仍借调在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工作,却心系祖国、心系学校,自费购买韩国kf94口罩无偿捐献给学校及学院。

     

有一种使命叫人民教师

面临严峻的疫情,全国各高校均推迟开学。为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学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线上教学研讨群,开展前期调研,制定实施方案,部署相关工作。同时,为确保安全健康的线上教学环境,学院党委向各系、室下发了《学院关于落实疫情期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通知》,形成院、系、室三级审查机制,确保疫情期间清朗的网络空间和健康的育人环境。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各系专任教师想法设法克服各种困难,群策群力、认真备课,已于224日全面开始线上教学。其中,公共管理系王崧老师设计调研问卷调查学生实际情况,同时制作《在线教学工具和资料汇编》,为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王崧老师表示,虽未开学,但教书育人的工作不能放,人民教师的使命不能忘。

有一种担当叫当代青年

为抗击疫情,数名政管学子通过组织捐款、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行动,贡献力量。2017级本科生曾诗雅同学作为发起人联合生科院、心理学部、文学院、体育学院等4名学生发起了“支援湖北,守护重庆”公益援助活动,通过朋友圈筹集爱心善款24328.44元,为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等4所湖北省内医院提供5650只口罩、3000双塑料鞋套、2000双橡胶检查手套、1000片含氯消毒片等医用物资。曾诗雅表示,“作为当代青年,就应该心中有家国,行动是最好的爱国!”

(以上为部分捐赠接收函、感谢函及相关证明)

2017级本科生张恒同学在家乡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乡村卫生室协助开展返乡人员摸排、疫情防控宣传等。张恒表示,有些村民不愿意戴口罩,觉得我们大题小做,我们要耐心、反复地做解释,只要能让村民带上口罩、勤洗手,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战胜疫情的曙光就在前面。

 2017级本科生曾杨丽娜在家乡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府青社区帮助社区网格员负责近万户居民的五色卡办理及信息录入。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但曾杨丽娜表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能够用行动为家乡防疫工作做点事情感觉很有意义。

2018级本科生许诗敏在四川省成彭高速彭州收费站给司乘人员发放成都交通运输部门告知书,并引导司机登记信息。虽然每天要在岗位上站六个小时,同时高速路上外地车辆多存在一定感染风险,但许诗敏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及入党积极分子,我义不容辞,绝不退缩。

2016级龚越、施林伶,2019级周钰卓、龙小燕、王子轩等数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在家乡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为防疫工作贡献着微薄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彰显当代青年的担当!

    

有一种情怀叫西大人

在防疫工作中,还有这样一群身影,虽然他们已毕业离校或不在校园,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西大人。政管院綦江校友分会负责人钟远平、袁小伟慰问綦江区隆盛镇奋战在疫情一线工作人员,赠送牛奶、方便面、矿泉水、面包等价值近3万元的一线急需物品。学院MPA学生王玉洁积极响应重庆市渝中区关于在民营医院中征集新冠肺炎防控人员的号召,带动国宾医院上百名工作人员参与防控工作。MPA学生王冬作为渝中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工作人员,负责渝中区疫情防控配送物资、上报数据、人员隔离等工作,统筹安排、多方考虑,努力让人民群众满意。无数西大校友、政管学子表示,“作为西大人、政管人,我们心系武汉、心系湖北、心系国家。在关键时刻,我们更应坚守岗位,为武汉加油,为湖北加油!为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