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一百六十六】战疫“心”能量,温暖武汉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心”


来源:心理学部   |  文字:   |  摄影: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216日起,西南大学心理学部14名专家与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24名医务人员进行了一一对接,结对子与他们及其家属建起了一座座温暖的桥。

215日,心理学部接到北碚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任务后,学部党委书记黄泽文、部长陈红、分管心理咨询热线服务工作的副部长陈旭与抗击疫情心理咨询热线组的专家成员们立即着手研究,拟订工作方案。方案确定由史慧颖、汤永隆、黄蓓、王卫红、张仲明、吴明霞、叶海燕、刘衍玲、赵玉芳、赵永萍、张新荷、张婷、吴波、杨发辉等14名专家一对一的与24名在汉医务人员对接,并通过网络平台开展集体动员和部署。226日起,根据实际需要,又增设给予11名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心理支持。

工作组与专家经过认真讨论,确定了对接的四原则:共情理解、积极关注、尊重自愿、伦理规范,并提出工作具体要求:一是既要放下“专家”身份,又要表达专业身份;二是不刻意强调心理疏导帮助的目的;三是给予真诚贴心的关心和问候;四是给对方提供一种可能的支持选择,不让“热情”和“帮助”成为对方负担;五是充分尊重对方意愿,提供力所能及的专业帮助;六是谨慎评估;七是确保本人和家人的信息必须严格保密,等等。专家们的辛勤付出让医务人员及家属感受到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专家们专业解惑、温暖有助、信任有情、舒心有效的心理支持。

“**护士,您好,我是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教授,也是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从北碚区抗疫指挥部的同志那里知悉您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勇敢可敬的白衣天使,首先向您和您的家人表达真诚的慰问和致敬!” “**医生,您好!冒昧打扰,现在怎么样?一切都好吗?我是北碚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跟您结对子的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您和您的家人有什么需要,可以联系我哦” “您和家人的信息,我们是保密的,请您放心。专家们以尊重和敬意建立联系与结对子的医务人员建起了温暖的桥。

不好意思,才下班,谢谢***的关心,我很好。谢谢!你们也要注意安全收到回复的信息,已是半夜12点,或许此时的我们大多数已经入睡,可我们抗击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才刚刚下班。此刻专家的内心,有心痛、有感动、有幸福、更有深深的敬意。

参与结对的老师感慨地讲:“能够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服务,是我们莫大的光荣”“他们在前线流血牺牲,我们在后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一份荣幸”。

一个月以来,心理学部师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和习总书记指示,自1月28日开通抗击疫情心理援助热线至今,已接通来自武汉、重庆、贵州、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地近300余通心理求助电话。 14名心理专家和40名研究生志愿者积极参与,为每一位求助者及时提供了专业、温暖、信任、有效的心理支持。最近学校又相继开通了重庆市2020届毕业生抗击疫情心理援助热线,重庆市留学生抗击疫情心理援助英语专线服务,为重庆市区县未成年人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干预提供指导、督导和帮助。同时积极参加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和支持服务。

近日,各高校按照教育部延期开学不停学的要求,纷纷以在线的方式,陆续开始授课。陈红团队、雷旭团队、杨东团队、高雪梅团队、张仲明团队等等,积极围绕疫情开展科学研究。专家们一手抓在线授课、科学研究,一手抓疫情心理援助,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各项工作得到科学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