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系列报道之七十一】强内核,健队伍,促发展——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主题教育见成效


来源:   |  文字:   |  摄影: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问题,即知即改,采取系列措施,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助力学校内涵式发展。

以“三格层次”模式 有力推动教师成长

“三格层次”是根据教师的学历、资历和驾驭教育的能力,分层提出发展目标,即对新教师进行两年的“入格”培养;对青年教师进行三年的“合格”培养,争当各级骨干教师;对骨干教师进行“风格”培养,追求成为“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名师”等更高目标。

主题教育工作开展以来,附小以“多元”为基础,探索“三格层次”培养,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根据新教师的自身特点和任教年段,为其精心选择“导师”,学校组织拜师仪式、签定带教协议,制定专门条例对带教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对合格教师颁发“合格证书”,对合格教师中的优秀典型在年度评优、晋升入编等优先考虑。重视骨干教师“风格”培养,摒弃大部分教师终身“磨道式”发展的现象,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积极发展通道,努力提供和创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成新老交替的良性循环系统。

以“科学”为原则,选拔任用人才。

学校本着“善知善励”的人才理念,努力建设“和谐共生”的“绿色队伍”,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举贤不避青”的观念,给青年教师创造发展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让优秀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每学期选拔五六名优秀青年教师到各部门任助理,给他们实实在在的锻炼机会。

以“合作”为重点,广泛促进教师协作

教师结对子,包括牵手式师徒结对和骨干教师帮带结对;开展教研组内集体式,包括协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核心小组引领指导和行动跟进式协作研究。此外,学校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校级领导一起参加,倾听老师们的心声;先后组织“绿蕴杯”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跟进课展示活动。这些举措促进教师紧密团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