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15日,“对话、互鉴、共生:中国-东盟教育与文化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该会由学校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西民中心”)和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广西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和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来自马来西亚、柬埔寨、美国、中国四个国家2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十余家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八十余人齐聚开展学术研讨。广西民族大学原党委书记钟海青、副校长黄晓娟,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徐中仁参加开幕式并致辞,西民中心主任张学敏带领师生团队近二十人参加会议。

11月14-15日研讨会期间,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副校长VoonPhinKeong教授、柬埔寨吴哥凯玛拉大学Chin Sothea老师、美国麻省大学Wenfan Yan教授、云南师范大学王鉴教授等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教育与文化传承”“教育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传承与教育现代化”“跨境教育与文化认同”等主题,作了23场主题报告。
11月15日上午,召开“国内外民族教育与文化研究前沿与趋势展望”座谈会。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海路主持会议,《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教育发展研究》等十余家国内外学术期刊的主编、编辑,分享了所感所得。

闭幕式上,西民中心主任张学敏作大会总结,表达了对广西民族大学、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学术期刊代表的由衷感谢,并指出,会议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跨文化、跨领域、跨部门的专家学者提供了思想碰撞交汇的良好时机,搭建了中国-东盟教育与文化传承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互鉴的优质平台,以家国意识、全球意识、和合意识,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有价值的学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