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西南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会在国际学院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李旭锋出席会议。副校长崔延强主持会议。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处、教师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各教学单位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部)长、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专业核心课程项目负责人、课程思政项目负责人等近200人参加培训。
培训会邀请了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原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教授,围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以“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与育人”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质量革命’的川大实践”为题做专题培训。

石坚教授结合四川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教学与科研、教与学的关系,阐释了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指出教师应该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教学工作。他提出,教师要有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面向未来的教学能力和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教育应该是为未来的教育,只有对学生的人生、未来产生影响的老师和教学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思辨创新的能力。
石坚教授在报告中还结合四川大学在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非标准学业评价、智慧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情况,指出学校要以课堂教学革命为突破口,让人才培养落地生根,才能营造人才培养教育的良好氛围与环境。他认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实现本科教学向本科教育的转变需要基于多元人才观,探索大学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及把握好课程这一核心要素。他强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据悉,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课程内容质量、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课程考核方式等对6000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要求每门课程的每章教学内容都要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更大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开展;研究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首批立项50门课程思政重点课程;贯彻落实一流专业点建设、专业认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举措。

此次培训会上石坚教授的报告内容思想深邃,理念超前,深入浅出,发人深省,既有深厚的理论指导,又有多年的实践印证,对学校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和一流本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各项工作具有积极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