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学校第六届含弘青年学者论坛生命科学学院分论坛在生科院二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人事处、生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学术委员会成员出席论坛,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并听取报告。
重庆大学李顺博士作题为“自噬-溶酶体的转录调控在BRAF介导的黑色素瘤发生发展和耐药性”的专题报告。通过探讨致癌BRAFV600E及其抑制剂调节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其对疾病进展和耐药性的影响,揭示了一种BRAFV600E突变黑色素瘤细胞内在监管途径和自噬蛋白的UVRAG在黑色素体生物发生中新的生物学调节模式。
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梁斌汇报了“从系统基因组学到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以鸟类爬行类为例探究物种的进化与适应性”的研究成果。他以鸟类及爬行类为主要对象,从系统分类、生物地理、基因功能、基因组等多层面研究生物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后张璐作题为“揭示c-Kit和Sca-1心脏内源性干细胞的真实性”的专题报告。他通过基因打靶技术成功构建了c-Kit和Sca-1的转基因敲入型小鼠,研究表明小鼠心脏中的c-Kit+和Sca-1+细胞是内皮细胞,为心脏c-Kit+和Sca-1+细胞的性质提供了明确的见解。
报告会后,相关领导与青年学者进行座谈交流。人事处处长杨毅和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志坚分别介绍了学校、学院基本情况和人才引进政策。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学院师生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同时也是学院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生命科学学院供稿 编辑 韩笑 审核 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