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系列报道之十】西南大学:一堂思政大课讲述“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


来源:   |  文字:   |  摄影: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他九十岁高龄,依旧深耕田间地头,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他在六十余载的求学治学道路上,书写了蚕桑人的家国情怀与传奇思路;她是居里夫人唯一一位中国籍弟子,教师和革命义士的身份,成就了她独立的人格。他们就是在西南大学113年办学历史中,一直与国家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奋斗者和逐梦人!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924日下午,学校在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思政大课堂。重庆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北碚区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学校党委副书记安春元,党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爱华出席活动,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专职组织员(党务秘书)、党支部书记代表、辅导员代表、学生党员代表参加活动。

思政大课在学校主题宣传片《青春为祖国歌唱》的时代主旋律中拉开帷幕。一曲《筑梦中国》唱响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国奋斗精神,彰显了学校书写教育奋进之笔的昂扬姿态和坚定决心。

现场播放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最美奋斗者候选人、学校向仲怀教授所作的《科技报国 我责无旁贷》的宣讲报告视频。内容讲述了他投身科研教学六十五载,推进传统蚕桑学科变革,建立现代蚕桑产业体系,造就一支高水平学术队伍,为振兴祖国蚕业而不懈奋斗的动人经历。向仲怀院士提出,尽管自己已是耄耋之年,但时刻不忘振兴我国蚕业的初心,愿以科技报国、我责无旁贷的精神,在21世纪的丝绸之路上不断前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白显良教授带领大家一同深入探讨了如何引领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白显良谈到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要聚焦学生这个中心,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白显良也对处于黄金学习时期的青少年提出了希望,他勉励青少年要勤勉学习,志存高远,崇德修身,明辨是非,笃实肯干,扣对、扣牢人生第一粒扣子。观众踊跃提问,现场氛围热烈。

在主题宣讲环节,学生代表徐帅讲述了学校杰出校友代表、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刚刚荣膺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院士奋斗故事。他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1200公斤,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袁隆平学长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让人类远离饥饿”的光辉追求。他的梦想和故事一直激励着全校师生和校友不断奋进,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以袁隆平学长为指路明灯,孜孜以求,勇攀高峰。

学生代表沈辉戈讲述了西南大学前身之一、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长劳君展教授的事迹。她是居里夫人的唯一中国籍留学生,也是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教育报国,革命救国,劳君展教授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她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把祖国装进心中,为祖国更加辉煌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无论走了多远,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爱华带领全体党员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入党初心,用铿锵有力发自肺腑的誓词,为这堂思政大课递交满意的答卷!

思政大课在全场人员合唱《歌唱祖国》的雄壮歌声中落下帷幕。

(党委宣传部熊珩妤供稿  摄影 艾熠 编辑 韩笑 审核 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