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在学校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   |  文字:   |  摄影: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近日,全国50多所涉农高校的100多位书记校长和农林专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浙江安吉围绕新时代农林学科建设开展研讨的情况,代表130万农林师生表达了肩负起兴农报国使命、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矢志奋斗的决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

习近平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广大师生热切关注,认真学习领会回信精神,并引起强烈反响。

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表示,看到总书记的回信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农林教育的高度重视,指明了新时代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方向。西南大学具有百年农学办学传统,起于乡村建设、兴于乡村振兴,立足重庆、躬耕西南,培养农林英才、研究兴农之要、传播农林科技,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立足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守兴农初心、勇担报国使命,以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己任,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面打造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人才摇篮和科技高地。

学校校长张卫国表示,西南大学作为全国重点涉农高校,必须把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贯穿到办学全过程,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认真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新农科建设,推动农林学科全面振兴、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为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西南大学人的智慧和力量!

学校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何光华表示,我是一名水稻研究人员,秉承杰出校友袁隆平先生的梦想,坚守教学科研第一线30多年。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的回信,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认认真真把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好、扎扎实实把优质水稻选育好、真真切切把农业生产指导好,真正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落实到教学一线、科研一线、生产一线。

学校生物技术学院2016级生物技术专业杨帆同学说,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感到学农很骄傲、很自豪!我所在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绘制了人类第一张家蚕基因图谱,有着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传统。我要认认真真学习、明明白白做人,学到真知识、练到真本领,自觉投身“三农”事业,为我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和力量!

党委办公室供稿   编辑 韩笑 审核 周翱

【回信全文】参加网址:

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

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6490523?isview=1&homeshow=1&newstype=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