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祖国】各学院(部)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来源:   |  文字:   |  摄影: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编者按】为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教育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和团中央“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着力构建“市队-校队-院队-小分队-个人分散”五极梯队,重点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即助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专项社会实践行动、大学生“百千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宣讲行动、“万名学子助脱贫”大学生暑期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各学院(部)立足学科优势,组织由专业教师和学生成立的实践团队,结合当地的政策资源和产业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动物科学学院——农牧产业振兴在路上

动物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过对重庆、云南、江苏等地区的蛋鸡、肉牛、奶牛、水产等农产业进行参观调研,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情况进行学习,就农牧产业对当地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进行调研。

在重庆市丰都县,实践团参观了华裕集团重庆丰都公司的养鸡场、重庆恒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万头肉牛养殖基地,调研了家禽和肉牛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养殖情况,并对农村肉牛散养户进行了入户调研,了解肉牛养殖对当地农村精准扶贫、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经济管理学院——创意营销展示“仙桃脆李”

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组织二十余名师生奔赴乡村振兴、三变改革示范村——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乌牛村开展了实践活动。

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和实践团的学科优势,实践团开展了“仙桃脆李创意营销策划大赛”,采用路演的形式展示团队创意。学生团队以创业、创富、创新为主题,就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仙桃脆李的产品定位、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创意营销竞争赛。此外,师生们分别对“聚牛兴农业发展公司产业价值链优化设计”“乌牛村三变改革的历程揭示及效益评价”“乌牛村土能生金的历史变迁”“乌牛村乡村振兴的满意度评价与策略”“乌牛村乡村振兴的历史鉴证:创业带动的乡村振兴模式及效应评价”五大主题,展开了调研活动,了解了乌牛村的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活动期间,高静老师及调研团队与乌牛村阙兴国书记及创业先进等一起开展了“大咖面对面”活动。就农业技术、农业产业链、农业企业融资、农产品销售等前沿问题进行了交流。阙书记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创业经历,他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每一位炎黄子孙寄托的乡愁,所以乡村振兴一定要解决好土地问题。”

(动物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供稿供图 

编辑  韩笑  审核  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