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一堂光影党史课,西南大学举办“露天星空电影节”


电影放映完毕,字幕缓缓滚动,掌声在西南大学橘园两栋宿舍楼间的文化广场响起。这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幕布反射的微光照在同学们脸上,一位同学对着一旁的好友感叹到:“其实这都是我第三次看《我的1919》了,但还是令人心潮澎湃。” 露天电影是西南大学“立体式”党史课的组成部分。



露天电影于四月起每周六在西南大学校园内进行展播,月初的这场放映分别在学生宿舍园区橘园、梅园文化广场播出了《我的1919》和《建党伟业》。作为西南大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举措,“露天星空电影节”以电影为载体,为同学们上了堂生动的、新颖的“光影党史课”。 “露天星空电影节”用有情感张力的艺术形式,以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中。从前同学们在课堂上听党史,在书本上读党史,对于历史情境感受不够深刻,而电影通过视听语言与演员生动的演绎,重现了建党百年来的经典场景、重大事件、重要历程等,同学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党史百年的波澜壮阔,从而理解党的百年历程中的曲折艰辛,从情感认同到价值认同,进一步内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一边看电影一边学党史,这样的党史课引起了大学生们的极大兴趣。来自新闻学专业的邵威仪同学说:“太有怀旧感了!这个活动让我怀念起特别小的时候看露天电影的场景,那时也有很多革命题材的影片,在一些历史场景展现和还原上,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电影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都太强了,我很喜欢以这种形式来学党史。”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黄灵颖同学在观看完第一场展映之后,赞叹到:“将党的历史通过影像的方式表达,这本身就是影像发挥的力量之一。加上露天电影是一个极具有怀旧感和历史感的形式,在观影中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在这样一场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教育中,同学们将党的历史内化于心,在沉浸式的观影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玉兰花开传红色经典。此次电影节由西南大学党委主办,学校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承办。展映影片以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壮大的脉络为线索,第一阶段的红色电影展播分为“建党”、“建军”、“建国”三个主题系列,包括《我的1919》、《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等,将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的伟大历程,让广大师生在光影课堂中重温党的历史,感悟初心使命。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副部长吴靖表示:“党史的内容与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希望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活动和学习方式,让同学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党史,除了‘一堂光影党史课’,学校还开展有‘一堂画中的党史课’‘一堂云端的党史课’等一系列生动的党史课。现在的青年学子思维活跃,我们希望在课堂这个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之外,不断探索创新、丰富形式内容,充分考虑新时代青年的特点,把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西南大学“一堂光影党史课”用经典影视艺术作品中包涵的历史感、时代感和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文娱性、故事性,讲好党的百年故事,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促进青年大学生内化党史学习成果,更自觉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时代新人勇于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动力。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