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地理科学学院研究成果揭示春秋季霜冻对半干旱地区碳收支的贡献


来源:地理科学学院   |  文字:地理科学学院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5月13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韩娟娟研究论文《春、秋季霜冻的同时发生对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并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Coinciding spring and autumn frosts have a limited impact on carbon fluxes in a grassland ecosystem)。该研究发现,当温带草地生态系统在一年内同时发生春季和秋季霜冻事件时,不同季节的霜冻事件对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会产生相反且持续性的影响,进而对整个生长季的碳收支没有显著影响。

在北半球,全球变暖使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碳吸收。与此同时,生长季长度的延长也使植物更易受到春、秋霜冻的侵袭。作为常见气候灾害的春秋季霜冻,其发生往往会阻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进而被认为可能会抵消生长季延长所带来碳固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趋势。

本研究发现,在整个生长季中,春季霜冻能促进生态系统碳固定,而秋季霜冻则促使生态系统碳排放,两者同时出现时,整个生长季的碳收支基本相互抵消,近乎为零。该研究首次阐明了霜冻事件的持久性影响及季节性差异,量化了霜冻在生态系统尺度碳收支方面的影响机制,为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的霜冻引发的碳排放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论文成果第一完成单位为西南大学,韩娟娟副教授为第一作者,河北大学万师强教授为通讯作者,西南大学地科院硕士研究生谭朝炜、河北大学茹靖益教授、宋健教授以及田纳西州立大学惠大丰教授为合作作者。该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9761-8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