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冬霞副教授在意识形态建设与治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来源:社会科学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文字:陈深洁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冬霞副教授撰写的论文《历史虚无主义的场景化叙事转向及其应对》,在学科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2025年第8期刊发。

文章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正呈现场景化转向,表现为叙事符号景观化、议题日常化、过程体验化、手法共情化、效果建构化,借助数智技术形成“人机协同”生产、靶向传播等新形态,更具隐蔽性与迷惑性。

文章分析到,历史虚无主义场景化转向的危害在于通过碎片化渗浸模糊历史、冲击民族情感、削弱判断力、消解大众历史建构主动性,深层逻辑是解构集体记忆、动摇文化认同、挑战执政合法性。

文章提出,要做好应对,需强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建立科学历史叙事体系、协调利益与管控资本、提升技术素养。唯有厘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逻辑与现实危害,才能有效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筑牢历史自信的根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hT1iFoBV7s8oH0tBNTI4w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