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看板
学术看板

多模态跨尺度成像解决方案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  文字:张宏晨
编辑: 刘晓琪   |  审核:田丽

题 目:多模态跨尺度成像解决方案

时 间: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9:00

主讲人:郑垚

地 点:白南楼(第14教学楼)223

主办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主讲人简介:郑垚,博士,Andor生命科学应用经理。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得发育生物学硕士学位。2021年毕业于法国索邦大学(Sorbonne University),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以模式生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通过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脯氨酸降解通路进行了鉴定与研究。博士毕业后,加入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Andor负责多维显微图像分析软件IMARIS与多模式转盘共聚焦显微镜Dragonfly与BC43的应用与技术支持。

讲座简介:

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来说,显微成像技术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研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对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定量分析可以挖掘更多图像背后的信息,以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转盘式多点扫描共聚焦采用灵敏度极高的sCMOS,系统灵敏度极高,在极低的激光照度下即可采集到高品质图像,可保证系统的光漂白和光毒性极低,最大限度减少对细胞的损伤。该系统与活细胞培养系统搭配使用,可以实现对活细胞、培养的类器官、小鼠、线虫、果蝇或斑马鱼等模式动物长达数日的观测和多维图像高速采集及可视化分析,实时反映细胞在生理状态下的动态过程,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比常规的共聚焦成像系统类器官多层重扫成像系统具有更小的光毒性以及更高的信噪比,对类器官这些活的厚样本成像效果更好,因此类器官多层重扫成像系统更加适用于这种厚的活的类器官样本。可从单纯的结构或细胞器分析转向对功能的相互影响观察与研究,提供一个不损坏细胞、具有宽成像视野、高信噪比、实时三维成像的条件。讲座同时以牛津仪器多维图像分析软件IMARIS为切入点向大家展示丰富多样,前沿创新的应用案例,联合桌面式转盘共聚焦呈现简易化,流程化的成像分析效果。IMAR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多维图像可视化分析软件,能够满足多维图像展示与重构、多维空间测量、活细胞轨迹追踪,神经类分支状结构分析,共定位分析等多种研究需要。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