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城市折实工资制度研究(1949-1952)
时 间: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19:00
主讲人:姜书宁
地 点: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302室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
主讲人简介:姜书宁,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金融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讲座简介: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面临着恶性通货膨胀。为了保障广大职工收入,实物本位的折实工资制度出台。重庆为西南地区工商业中心城市,解放之初通胀问题更加严重。在西南区党政机关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重庆市公营企业和公私合营银行职工的工资制度经过了折实单位到工资分的改革历程,同时调整工资等级标准,避免工资平均主义。1952年底,随着西南大规模的土改,供需失衡缓解,物价平稳,重庆职工工资水平提高,工资计数单位与等级逐渐与全国统一,为1956年改行货币工资制奠定了基础。工资制度在推行中贯彻党的领导与职工广泛参与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有利于解放初期低工资的推行,也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奠定了工资水平提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