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看板
学术看板

书艺中的书写性、当下性与时中性


来源:文学院   |  文字:杨蕊菡
编辑: 刘晓琪   |  审核:田丽

题 目:书艺中的书写性、当下性与时中性

时 间:2025年9月17日(星期三)15:00

主讲人:杜忠诰

地 点:雨僧楼(第1教学楼)文学院院史陈列室

主办单位:文学院

主讲人简介:杜忠诰,日本筑波大艺术学硕士,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明道大学讲座教授、华梵大学特聘教授、台南大学驻校艺术家等。精究笔法及文字学,擅各体书,为实力派学者型书法家。作品曾获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及国家文艺奖。曾个展于历史博物馆国家画廊、台北市立美术馆、台湾美术馆等处,并曾在东京、旧金山、雪梨、西班牙等海外地区展出。著作有《说文篆文讹形释例》《汉字沿革与文化重建》《汉字美学──杜忠诰文字书法论文集》《池边影事》《研农闻思录》诗文集、《凝炼与幻变—杜忠诰七十书艺展》《墨海掣鲸—杜忠诰竹堑、磺溪巡回展》作品集等。

讲座简介:

笔法、笔意与笔势是书法艺术创作与赏会活动的核心重点,它与书法的的表现技巧有密切关系。所谓笔法,是指书法中一点一画该如何运用,方能表现出优美遒劲之生命感的技巧方法,如怎样下笔可使为方笔、圆笔等法。所谓笔意,是指书写者的心意活动之所以要向某方向作直或曲、轻或重、转或折、连或断等动作的真正意向凭借所在,也可以说是整个书写活动的主宰。至于笔势,则是书写者运用所习知的笔法,依心意之自由想望(笔意),由笔锋与纸面所产生的磨擦抵拒作用,实际挥写展现出来的笔画形势及其气势。笔势,是笔意的形象化结果,亦即笔锋在纸面上运行的痕迹,书写者的笔意即内含在该笔势之中,两者之间则以笔法为其媒介。换句话说,如不解笔法,尽管有再高妙的意念,也无法作适切之展现。而点画与点画之间,笔势有大小、开合、斜正、连断等各种变化,倘若观察不够精微,便会对原迹之笔意有所误解。故能透过书法所展现之笔势,了解到书写者的心意之所在,便是知音,便可以说懂得书法欣赏的三昧。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