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导师队伍,研究生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于11月5日在国际学院报告厅开展2023年新晋研究生导师培训。
副校长赵国华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提到,导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同时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所阐释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作为新晋导师的追求目标和评判标准。
本次会议邀请教育部-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传毅作《面向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与行动》报告,他强调要时刻牢记全国研究生教育16字工作方针: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作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他表示,导师要和学生做学习的共同体,在共同的学习中共同发展,并以“读、听、讲、看、写、做、问、想、处”凝练了学习的多样化通道和发展的多元化路径。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廖志华作自然科学类研究生培养经验交流,他以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出发点,围绕“四个准备,一本论文,一些做法”,阐述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培养理念,为新任导师和德育导师的人才培养工作指引方向。
爱斯唯尔公司科研智能部门主管贾明杰作题为《“双一流”学科发展及高被引专家政策解读》报告,从三个方面阐释“数据决策推动科研效率”这一主题。
研究生院院长邱江解读研究生培养管理政策,他介绍了学校研究生培养教育概况,用“围绕一条主线,实施八大行动,构建三大体系,实现一个目标”来总结西南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认为未来研究生教育要以实际行动继续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问。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秦松向新晋导师作“立德树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报告,从“七导七有”导学思政体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与应对以及研究生奖助荣誉体系三方面来介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要求。
培训结束后,导师们纷纷表示将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目标定位,把牢育人方向,着力构建良好的新型导学关系,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