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研究热情,进一步做好新一届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工作,推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12月12日下午,学校召开教学成果奖表彰大会暨新一届教学成果奖培育动员会。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校长张卫国,副校长周光明、赵国华出席会议。学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部)主要负责人及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2021年重庆市教学成果奖获奖团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周光明主持。

张卫国讲话,从获奖成果的前期培育、申报经验及下一届教学成果奖动员部署三个方面梳理了学校教学成果奖相关工作,肯定了学校以改革研究引领、重点项目培育、孵化建设贯通、制度保障支持的教学成果奖培育体系的成效,总结了要以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实践应用为基础、以团队建设为依托、以培育建设为推手的经验,同时也指出了教学成果奖申报的薄弱环节,提出要发挥优势特色、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推广的工作要求。

赵国华宣读《西南大学关于表彰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的决定》,参会校领导为获得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2021年重庆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及一等奖的团队代表颁奖。

会上,教学成果奖获奖团队代表分享获奖经验。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认为,教学成果奖是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改革、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成就、在成就中获得的,并分享了团队、情怀以及战略思维在培育教学成果奖过程中的重要性。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弛交流了在积累前期成果、凝练成果创新点、精炼申报内容、加强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申报经验和体会,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地理科学学院主要负责人杨庆媛教授分享了学院在培育建设新一届教学成果奖方面的思考,提出了扎实实践求实效,夯实团队重落实,显著成果拉清单的实施举措。

李旭锋在总结讲话中以“凝聚一个共识,明确三个坚持,保障三个强化”对新一届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建设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全校要形成“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共识,同时要坚持需求导向,做到培育教学成果奖的“快、准、实”,要坚持特色发展,增强教学成果奖的创新性,要坚持改革引领,强化教学成果奖示范性。他强调,学校和各学院(部)在培育教学成果的工作中,要强化组织领导与培育方向的“稳定”投入,强化谋划打造与教学实践的“双向”建设,强化成果主体与校内外资源的“多方”协同,切实提升组织效能。
根据学校安排,教务处近期将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本科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申报的通知,并启动召开相关专题推进会,全面推进有组织的教学成果奖培育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