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整改见实效系列报道之四】学校以AI应用驱动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校园新生态


来源:信息化建设办公室   |  文字:赵珂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编者按】自教育部党组第三巡视组向学校反馈巡视意见以来,学校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逐条逐项推进整改落实。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过各单位通力协作、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巡视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师生获得感显著增强,学校改革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近日推出“整改见实效”系列报道,将集中彰显学校担当作为实效,为持续巩固拓展巡视整改成果、以高质量整改推动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敬请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学校以全面落实教育部党组巡视整改任务为契机,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立足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建设目标,制定并实施《“数智西大”建设总体方案》《“数智西大”数据治理与流程上线实施方案》,提出“1563”整体架构体系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教育数字化战略落地。制订出台《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和优化信息化项目建设运维全流程管理,提高数字化治理与服务能力,为学校数字化转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布局AI前沿,构建教育智能生态新学期第一天,成功在“数智西大”钉钉平台、网上办事大厅集成上线6710亿参数的本地化满血版DeepSeek。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培训,让师生直观感受AI的强大功能和广泛应用前景,助力创新实践。同时,依托学校通用大模型基座,结合“数智西大”专属钉钉,构建AI生产力平台,为各业务领域自建AI智能体赋予灵活配置功能,推动AI赋能学生管理、医疗服务等诸多领域,“学生资助小智”“医保百问”等智能体相继建成。

深耕数据治理,赋能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数据中台架构优化建设,统一数据标准规范,健全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归集融通机制,实现数据集中存储和数据资产台账管理,让数据从“分散管理”走向“集约化治理”,将数据转化为学校的有价资产和生产要素。同步推进数据可视化建设,依托归集形成的多源数据,以数据驾驶舱、部门数据看板为重点,直观呈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事人才等多维学校运行发展关键指标数据,通过数据可视化与智能分析,辅助学校事业发展建设规划与决策,推动治理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优化线上流程,推进“一件事”高效办建立信息化建设“双牵同责”协同机制,联合业务部门梳理业务流程,推进线下流程数字化再造、转型及优化。截至目前,已完成档案查阅以及学生的休学、复学、退学、学籍异动等30余个业务流程上线。聚焦“一件事一次办”,打通跨部门数据联动共享,以“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路”为原则,推动“毕业离校一件事”“职工入职一件事”“学生入学一件事”等应用系统建设。打造“一表通”平台,在博士生导师信息采集、绩效核算、年度考核等业务中实现数据自动填报,落实“非必要不填表”,切实提升管理服务效率,为师生减负增效。‌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巩固和深化整改成果,坚持以提升学校数字化建设水平为目标,建立健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本地化知识库、AI智能体等系统开发,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学校各项事业,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化服务,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