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之三十二】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党建铸魂凝心力 固本强基启新程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  文字:教师教育学院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编者按】根据有关工作安排,中国共产党西南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5月召开,这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将在全面总结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改革发展经验成效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学校下一阶段发展路向和目标任务,为全校上下在新时期更好凝心聚力、齐心协力书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西大篇章提供行动指南。近日,学校推出“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生动呈现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奋楫前行之势、昂扬奋进之姿,彰显广大师生喜迎大会召开的良好精神面貌,敬请关注!


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教师教育学院党委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建引领,以扎实行动推动学院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构筑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服务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

踔厉奋发,党建引领全面加强

学院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首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强化党建“双创”建设,3个党支部获批校级样板党支部。

2023年11月,学院党委召开党建“双创”工作推进会。

全力打造“党建+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以红岩精神为核心,将重庆红色资源深度融入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传承红色基因、涵育师德师魂”的特色传统,构建“红岩精神引领—品牌活动支撑—校地协同推进—师德涵育落地”的文化育人路径。学院荣获重庆市师德师风主题征文比赛一等奖,入选西南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师德师风建设典型工作案例,获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每年举办各类师范生综合素质比赛,育人成效被各级各类媒体报道。

2021年9月,举办首届“寻访身边的好老师”师范生实践课程。

2023年6月,学院党委举行“红岩精神铸师魂”党性教育活动。

2024年11月,举办第九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

砥砺奋进,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全新起航,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成功申请教师教育学、学科教育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教师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学科教学专业学位三个硕士点。秉持“平台化、临床化、一体化”理念,探索“3+1+2”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等创新机制,完善 “4+2”模式,参与制定《2024版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为卓越教师培养开辟新路径。每年举办全国教师教育中青年学者论坛,组建全国学科教育联盟,举办全国学科教育联盟年会,积极搭建教师发展平台。获国家级教材奖4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11门,重庆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2个,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门,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3门,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16门。学生在“田家炳杯”“川渝杯”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51人,就业率一直名列全校前列。队伍建设成果斐然,引培结合实现国家级人才计划零的突破,教师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2024年4月,学院举办全国学科教育联盟第三届年会。

创新思路,教育科研成绩显著。设立学院科研培育基金立项和倒立项奖励,累计设立科研资助533万元。制定《教师教育学院学术导师制实施办法》,在校内外聘请学术导师组建4个高水平学术团队。获批国家社科(自科)项目2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项、连续两年国家社科类基金项目年度立项数位居全校前列。获批重庆市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3项、发表T类论文20篇、省部级采纳咨政报告32篇,全力推动高水平、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产出。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院获批国家级项目立项情况。

学院党委积极投身基础教育扶贫,在多地建立创新实验区,承担多项帮扶项目,协同培育教师5000人次。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扎实推进,实现79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惠及组团师生48442名,开放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等共计79门,开放校内实验室、图书馆等200余个数据库,累计惠及组团师生48442名,组团工作获得教育部充分认可。学院多项成果获教育部、市教委简报报道,亮点工作和特色项目被30多家主流媒体累计报道47次。

2023年3月,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指导西南大学师范教育协同提质组团工作。

展望未来,学院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聚焦教育强国战略,优化教师教育体系,主动对接国家需求,为乡村振兴、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奋力开创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书写服务国家战略的崭新篇章。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