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之三十六】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焦点”攻坚开新路,“四一”挈领谱新篇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  文字:数学与统计学院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编者按】根据有关工作安排,中国共产党西南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将于5月召开,这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将在全面总结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改革发展经验成效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学校下一阶段发展路向和目标任务,为全校上下在新时期更好凝心聚力、齐心协力书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西大篇章提供行动指南。近日,学校推出“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生动呈现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奋楫前行之势、昂扬奋进之姿,彰显广大师生喜迎大会召开的良好精神面貌,敬请关注!


自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焦点工作法”,以“绘制焦点域,画出焦点区”为破局理念,以狠抓“四个一”为推进路径,不断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成效导向,全力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

聚焦强基铸魂,以高质量党建汇聚向上合力

以党建引领为改革发展的第一动力。学院党委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把方向、聚人心,以党的工作方法查问题、促落实,坚持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互激互促;坚持问法标杆、问需师生,不断深化“暖心工程”等八大工程,五年来收集师生意见建议100余条,出台学院《教职工发展需求支持办法》《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政策,帮助解决师生瓶颈困难50余项,出台学院《建设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实施方案》,厘清学院发展方向,引育国家级人才2人,获批“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省级人才称号15人次。

2024年5月,学院召开发展愿景大讨论征求青年教师意见建议。


学院强化顶层设计,以“暖心工程”等八大工程凝心聚力。

以党员示范为攻坚破局的第一引擎。学院坚持激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创先争优为抓手,不断深化“方圆”党建育人平台建设,构建学院“一支部一品牌”先锋品牌矩阵,获批校级基层党建精品项目 1 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学校样板支部 2 个;“双百筑梦”党建品牌扎根一线办结实事 400 余项,获评学校“十佳党建品牌”,学院党委获评校先进集体;探索出“学海导航”“教师发展沙龙”“校企手牵手”等系列特色活动,“教师党员工作室”为学生办实事220余项,与企业建立联建基地4个;打造“指尖数学”“行走的党课”“教授党员进乡村”等社会服务品牌活动,多次获各级主流媒体报道。

学院创建“一支部一品牌”先锋党建矩阵

学院常态化开展“校企手牵手”活动,走进企业调研共建。

聚焦创新突破,以组织化科研驱动高质发展

以固基增效为发展突破的第一重点。学院以“组织助推、强化应用、提质增效”为发展思路,有组织科研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发表论文近1000篇,其中高水平论文3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1项,其中重庆市科学技术奖4项;获批项目241项,立项经费超60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4项,含国家重点项目2项。

数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数学、统计学获批“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通过第三级认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3门、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门。推出重庆市首个数学学科专业图谱课程群及智能教学平台。

学院教师多次获批国家重点项目。

构建智慧课程、知识图谱。

以涵育英才为报国兴院的第一抓手。学院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打造“学、培、帮、育”四维“三全育人”体系。出台《“心中有数”职业能力素养提升计划》,打造“发展赋能”系列讲堂,以“三航三力三维三心”为路径,培育新质人才,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稳居学校前列。五年来,学院研究生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发表SCI一区论文8篇,获重庆市科研项目立项23项;本科生获“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重庆市特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3项、重庆市一等奖8项,川渝首届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

“数学之美”科普折纸作品展示

学院学子科技竞赛、师范类竞赛屡次斩获佳绩。

未来,学院党委将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任务,瞄准数学基础理论创新、数据科学前沿探索、统计方法应用转化三大方向,以有制度布局、有队伍推进、有平台整合“三有并进”为工作路径,持续努力开拓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