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五】赓续红色血脉,筑梦乡村振兴


来源:团委   |  文字:张菲倚、李时飞、杨涵博   |  摄影:各学院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编者按】日前,学校近万名师生奔赴基层一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围绕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传承、社会基层治理等领域担当作为,将理想信念熔铸于田间地头,将家国情怀镌刻于服务点滴,让青春在奋斗中焕发光彩。学校推出“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将生动呈现西大学子用行动回应时代呼唤,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青春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昂扬风貌,敬请关注!

近日,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火热进行中,从革命热土的缅怀致敬到治水智慧的实地探寻,从园艺科技的兴农实践到非遗文化的薪火相传,从基层治理的深度调研到生命教育的暖心守护,各学院实践团正以专业视角和热忱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间挥洒青春汗水,贡献智慧力量。

水产学院:渔情系巴中,赤心映巴山

日前,水产学院“上善若水”社会实践团前往四川省巴中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走进涵水镇幸福村考察当地水产养殖动向,围绕长江大保护与智慧渔业监管系统等议题展开座谈,同时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及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在巴山蜀水的红色沃土中淬炼赤诚初心、汲取磅礴伟力。

化学化工学院:调研治水进乡间,科普文化润民心

化学化工学院“原子团”乡村实践团赴重庆市潼南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前往杨闇公旧居,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实地走访回龙村与曹家村,针对当地污水治理情况及文化现状开展调研。在当地中学,成员们还开设化学科普课堂、普通话推广课堂及科学素养课堂,帮助当地学生们开阔眼界、拓展知识。

园艺园林学院:以青春赴山海,赋能乡村振兴路

园艺园林学院“三下乡”巫山实践团走进重庆巫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走入巫山脆李科技小院,实地了解科技兴农模式及脆李产业富民成效;赴下庄村重走“天路”,感悟毛相林带领村民绝壁凿路的奋斗精神;参观李季达陈列馆与巫山博物馆,聆听革命先辈事迹,厚植家国情怀。

文学院:陶韵夏织,荣乡绘旅

文学院实践团奔赴重庆市荣昌区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在当地乡镇开展四期公益课堂,宣传夏布扎染、荣昌折扇、荣昌陶器、荣昌卤鹅和荣昌猪五种非遗文化;走访四所博物馆,加深对荣昌文化的理解;发放四百余份调查问卷,倾听居民们对文化传承的见解,进一步丰富调研成果。

国家治理学院:青春治理促发展,生命教育护成长

国家治理学院社会实践团走进山西省阳城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围绕多样主题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系列生命教育课程,助力乡村孩童茁壮成长;实地走访美泉村蔬菜产业园,撰写调研报告,探讨“党建领办合作社”基层治理模式的发展现状,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国治学子的青春力量。

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青春智慧浇灌千年桑田,校地协同谱写振兴新篇

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桑耘”实践团赴四川富顺飞龙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聚焦蚕桑产业,开展蚕桑主题美育活动,丰富乡村儿童文化生活;以当地首届蚕桑祈蚕礼为支点,探索文化赋能产业路径;深入桑园、蚕房调研,诊断产业痛点并开展技术指导,通过“文化+教育+科技”三维赋能,助力蚕桑产业振兴与乡村发展。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