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暑期科研“加速度”系列报道之十】学校举办“渝食渝味”科技创新与产业新质发展研讨会


来源:食品科学学院   |  文字:姚世响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编者按】暑假是科研工作攻坚克难、实现跃升的黄金时期,学校各研究团队正抢抓时间机遇,聚焦科技前沿,铆足干劲潜心研究,力求取得更多创新突破,奋力跑出科研攻关暑期“加速度”,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学校推出“暑期科研‘加速度’”系列报道,将实时呈现学校师生暑期聚力科技创新、推进科研攀登跃升的昂扬风貌和丰硕成果,彰显学校持续深化有组织科研,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姿态、新进展、新成效。敬请关注!


日前,“渝食渝味”科技创新与产业新质发展研讨会在学校东方红会议厅举行,会议旨在为重庆打造五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提供智力引擎。研讨会由学校主办,重庆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委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教授等20余位全国顶尖专家学者,与重庆市相关部门领导、产业界代表及学校专家齐聚一堂,共绘“渝食渝味”产业的科技创新蓝图。校长王进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副校长范大明主持会议。

王进军在致辞中表示,西南大学将持续融合科教人才资源,以有组织的科研和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为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出新的“西大贡献”。

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陈勇、市科技局副局长蒲骥分别致辞,从产业全局和科技创新两个维度,介绍了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举措、显著成效与未来方向。

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将重庆的‘风味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展开讨论。孙宝国在讲话中指出,要用风味组学、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科技手段,解析和重构重庆美食的“风味密码”,让传统美味插上科技的翅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小松、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名位、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艾连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张春晖等专家对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蒋树强分享AI赋能食品产业的前沿构想,范大明立足产业一线分析重庆市食品产业特点。

学校牵头建设的“中国-匈牙利食品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现代食品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汇报建设情况与未来规划。

市政府产业发展顾问何勇作总结讲话,表示下一步重庆市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和务实的行动推动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