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学校师生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党委书记张卫国于9月10日在北京参加教育部举行的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大家体会深刻、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回信高瞻远瞩、情真意切,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让师者之光照亮追梦之路,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教育报》(9月11日)头版报道校长王进军反响,他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信心倍增,更感使命光荣。新征程上,西南大学将坚持扎根西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纵深推进教师教育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构建实施‘一铸魂五卓越’未来教师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和‘未来教育家’,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人才根基。”
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生全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思想深邃、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和重视,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教师教育学院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持续深入实施“铸魂强师”专项行动,将特岗教师群体“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融入学校教师教育,激励更多优秀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育人育才、传道授业,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更多“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卓越教师。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唐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情勉励、催人奋进,是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崇高礼赞,让人备受鼓舞,更感使命在肩。作为师范生培养单位,数学与统计学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在师范生培养中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筑牢师范生从教信念,塑造甘于奉献和教育报国的情怀底色;抓实强基,在夯实专业学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解决真实教育问题的行动力与坚守一线的责任担当;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以人工智能赋能卓越教师培养,努力造就在基层一线“留得住”,在三尺讲台“教得好”,在从教路上“走得远”的新时代良师,为建设教育强国夯实人才根基。
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晓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特岗教师,提出殷切希望,让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未来,学校将持续加大“特岗计划”政策宣传力度,激励引导更多青年大学生志愿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同时紧扣岗位需求,优化、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效能,聚焦从教信念养成、乡村教育体验、教学素养提升等方面针对性开展教师职前就业能力赋能,为青年大学生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教书育人提供更大支持保障。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师范)专业 2023级本科生赵宛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催人奋进、激励人心,作为一名物理学科公费师范生,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在三尺讲台以折射与衍射的精妙,点亮孩子们眼中求知的星河;成为杠杆支点,托起少年人振翅高飞的理想,在传道授业中播撒希望种子,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22级“优师计划”师范生刘奕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充分肯定了特岗教师展现出的人民教师情怀和担当,让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优师计划”师范生,将努力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坚定从教信念、厚植教育情怀,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志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为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25级“国优计划”硕士研究生林姝含表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深受触动。作为“国优计划”硕士研究生,将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学习特岗教师躬耕杏坛、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行动担当,进一步坚定从教信念、提升专业本领,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在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上彰显青春担当。
西南大学第二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昌宁分队队长、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2025届本科毕业生高昂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和重视,作为一名正在支教的志愿者教师,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身处乡村教育一线,深切体会到乡村教育的不易,更觉责任在肩、使命光荣。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立足三尺讲台,用心用情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努力成为他们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