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多位专家线上线下为学校师生开办讲座


来源:数学与统计学院、药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文字: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陈关荣院士:漫谈求学与治学

9月24日下午,应学校科协、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关荣在线上为学校师生作《漫谈求学与治学》的报告。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聆听报告。

报告会上,陈关荣院士介绍了古今中外名人大家求学的典故以及他自身四十多年来国内外科研教学的经历,讲述了他作为知青求学的艰苦历程。陈关荣院士从孔子治学过程的“三境界”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倡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谈起,强调治学要有目标和信心,要有质疑与创新精神。同时阐述了诚实治学、严谨治学和认真治学的必要性,以及广泛阅读、深度思考、灵活变通的重要性。报告会后,陈关荣院士为师生答疑解惑,勉励师生积极钻研,热衷科学研究,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

陈关荣院士是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于1997年被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 Fellow),分别于2008、2012和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获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和俄罗斯欧拉基金会颁发欧拉金质奖章,2014年获法国诺曼底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并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胡建英教授: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质的高通量鉴定及其健康效应

9月23日,应学校科协和药学院的邀请,北京大学胡建英教授来学校讲学。来自化学化工学院、资源环境学院、药学院 中医药学院等多个学院的师生聆听了报告。

胡建英教授首先介绍开发高特异性、高通量的毒性物质甄别技术的必要性,随后介绍内分泌干扰物质对于人体损伤的关键毒性靶点及核受体与内分泌干扰物质之间的关系,并可利用核受体与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构建一种蛋白亲和方法,与高分辨质谱结合,从而实现毒性物质的高选择性、高通量鉴定,丰富高通量分析中的结构鉴定方法。此外,胡教授还对筛选出来的内分泌干扰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介绍,并对毒性物质的高通量筛选在环境毒性及其健康效应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

胡建英教授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1992年于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分析与甄别、生态效应与健康风险。以第一完成人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11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年,因环境毒理化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国际环境毒理和化学学会Menzie Education Award。

桑楠教授:大气细颗粒物肺癌肿瘤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9月23日,应学校科协和药学院的邀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山西大学桑楠教授来学校讲学。来自化学化工学院、资源环境学院、药学院 中医药学院等多个学院的师生聆听报告。

桑楠教授以“大气细颗粒物肺癌肿瘤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为题作学术报告。桑教授对当前大气污染问题和肿瘤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阐述了PM2.5暴露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和血行性扩散促进肺癌的机制。最后,桑教授对于硝基多环芳烃、无机硫酸盐等组分促肺癌肿瘤学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介绍。

桑楠教授是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生导师,2002年于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7月-2006年8月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现兼任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副主编。目前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物健康效应与毒理机制方向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以环境剂量暴露损伤新靶点识别、健康效应和毒理学机制研究为主线,围绕气态前体污染物和细颗粒物开展了长期系统的工作。已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

朱健强研究员:大科学工程中的物理基础

应学校科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原所长、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副总设计师、中科院重大项目GY总体部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主任朱健强研究员近日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大阶梯教室作了题为“大科学工程中的物理基础”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主持,50余名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聆听及会后讨论。

朱健强研究员以他本人领导研发的、享有世界盛誉的“神光Ⅱ号” 系统为背景,从研发历程、系统性能、国际影响等方面,讲解了重大科学工程中如何利用和发挥物理学的基础性作用。“神光Ⅱ号” 系统的多个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在取得这一重大成果的过程中,研究团队不畏艰辛,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一个常人看起来不起眼工艺问题也可能成为一个硕士或博士生的主攻课题。朱健强研究员特别提到,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做科研应该是为了实现一种非利益的价值,科学问题的解决缘于良好的逻辑判断,科研的重大机遇也只给有充分准备的人。朱老师的研究很深奥,但报告讲述深入浅出、浅显易懂,从始至终贯穿人文情怀和爱国精神,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