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杰出代表,苏轼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为了让躺在博物馆、图书馆里的苏轼书法“活起来”,2018年,眉山市人民政府与西南大学联合启动《苏轼书法全集》编纂合作项目。近日,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建做客新华访谈,讲述苏东坡“巨大文学家光环”外的另一个身份--耀眼的书法家,访谈内容如下。

苏轼与王羲之、颜真卿是一个水平的书法大家。曹建介绍,苏轼在文学界名声很大,在书法史上,苏轼也是很有地位的,他的代表性作品《寒食帖》跟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合称为“天下三人行书”。
《苏轼书法全集》是眉山市人民政府与西南大学校地合作的重大文化工程,是由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主持,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多家单位相关专家参与,共同编撰的大型成果。
曹建介绍,《苏轼书法全集》采用传统中式设计形式,分成墨迹卷、补编·器迹卷、法帖卷、碑刻卷、释文卷五部分内容,共收录海内外20多家文博机构的苏轼一门书法作品537性,其中苏轼502件,苏洵、苏辙、苏迈、苏过、苏迟、苏峤等书法35件
全集由高清图版近万张构成,大多直接购自相关收藏单位,几乎囊括当前传世最重要的苏轼书法墨迹和历代刊刻拓本,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收录最全、材料最新、印制最精美、出版规模最大的苏轼书法全集。
苏东坡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应当走向世界。“编复《苏轼书法全集》是一项千古工程,弥补中国文化史和艺术史上的空白。"曹建表示,《苏东坡书法全集》可以弥补东坡文献,“在收录过程中,我们发现与原来的东坡文南春比,多出好几万字。
曹建同时认为,苏东坡书法是很好的传播内容,“苏东坡不光是我们四川人的苏东坡,也不光是中国的苏东坡,他是世界的苏东坡。”作为影响世界千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苏东坡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应当走向民间,更应该走向世界。
今年是苏东坡逝世920年,明年是苏东坡诞辰985周年。“全集的出版将为苏轼以及宋代艺术和文化等诸多研究领域带来新的拓展与突破;因为苏轼的世界影响力,全集的编撰无疑也将为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做出重要的贡献。”曹建表示。
扩展阅读(原文链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