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学校党委有序组织全校师生利用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平台收看“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深入学习宣传吴蓉瑾、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吴蓉瑾、王红旭同志感人事迹引发师生热议。

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周敏表示,师之大爱让王红旭老师在危难时刻奋不顾身跳进湍急江水,师之奉献让王红旭老师在生死关头将生的希望递给了孩子。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让人民教师这个称号熠熠生辉。王红旭老师血液里流淌着教育世家爱生如子的师之传承,他的高尚师德诠释着这个伟大时代的师之灵魂。他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他至诚至真的教育情怀以及无私奉献精神,值得被这个时代铭记和传颂。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宋明谈到,出身教育世家的王红旭同志秉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家风传统,传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家训师风,展现出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和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他心怀大爱,舍己救人,在危难时刻舍身勇救儿童,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践行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王红旭同志是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先锋模范,是教育系统在青年教师中学党史、干实事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教育学部教师、“含弘研究员”范涌峰谈到,吴蓉瑾老师为学子播种红色初心、“以情育情”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创新智慧校园因材施教;王红旭老师出生于教师家庭,平时信念坚定、为人师表,危急关头奋不顾身、舍己救人。他们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典范。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学习吴蓉瑾同志、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源环境学院“科技小院”师生党支部书记张彤老师表示,王红旭老师用生命的最后冲刺留下一堂世间最深刻的生命教育课;吴蓉瑾老师27年如一日,将爱和尊重灌溉在孩子们心尖上。他们是新时代的“大先生”,是我们全社会学习的楷模!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希望能将两位老师毫不为己、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根植于“科技小院”每一位师生心中,将科技论文写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添砖加瓦,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民盟西南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北碚区政协常委阳泽老师表示,王红旭是师德楷模,他带给学生安全和幸福,教给学生良知和美德,他启迪我们什么是最好教师。王红旭是时代楷模,他告诉我们守护人民的利益需要牺牲精神,要让国家继续繁荣富强需要牺牲精神,要让这个时代变得更美好需要牺牲精神。学习王红旭的牺牲精神,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国家放到第一位,把正义放到第一位;作为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要尽力为国家培育英才,要坚守教育的公平正义。
体育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主任杨锋老师表示,35岁的王红旭老师正值事业辉煌的年龄,而王红旭老师为营救两名落水儿童英勇牺牲。他展现了人民教师心怀仁爱、甘于奉献的光辉形象,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内涵。作为培养教师的体育人,我们要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信念,实践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坚守教育初心将我们的学生培养为拥有责任担当、价值追求和强健体魄的体育教师。
附属中学赵渊博老师表示,今天的时代,我们好像不再说“燃烧自己,照亮他人”那样的话,因为教师在育人时也在育己,成就学生时,也在成就自己。但依然有如王红旭老师这样的人,用献出自己的方式,为孩子带去生的希望,教会我们何为大写的人。我将真诚真心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如果是哭泣,我要为他拭去泪滴;如果是疑惑,我要为他点亮智慧;如果是歌唱,我要为他鼓掌应和;如果是呐喊,我就做他的回声;如果是呼救,我也将竭尽我能,到他身旁,伸出手去,告诉他有我在。
附属小学邵琪老师表示,王红旭和吴蓉瑾老师甘当人梯的奉献标注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显示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度,激励着我们在教师这一平凡岗位上担当使命,用“师者之爱、教者之仁”温暖心灵。师者,一片丹心与良心,一片忠心与诚心;仁者,一片慈爱与仁爱,一片真爱与友爱。身为党员教师,我们应时刻照一照革命先辈和时代楷模们这一面面“镜子”,时常审视自己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凡的人生。
实验幼儿园教师吴珺珺老师谈到,每个9月,才入园的小班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放开爸爸妈妈的手,但他们知道爸爸妈妈会准时迎接他们回家。而王红旭老师3岁的儿子却等不到亲生父亲的出现了。王红旭老师在危急关头选择义无反顾的转身,冲向奔腾的江水,作为一名总是关爱学生,心系教育使命的老师,这一刻他的责任担当超越了个人情感,为新时代的教育人树立起有血有肉的榜样。我们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的岗位上面对千千万万稚嫩的孩子,应当时刻融入日常教育中浸润每颗童心,让无私的教育大爱永不间断。
文学院2020级公费师范生冉易鑫同学谈到,王红旭老师身上所诠释出的托举精神不断温暖着,感召着,鼓舞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师范生,向王红旭老师学习,就应心怀师者之大爱,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潜心立德树人,用爱滋养每位学生的成长之路,用责任和奉献书写一位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坚持高标准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国家培养出有担当,有理想,爱人民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