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学校202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圆满落幕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文字:曹心怡、吴艳东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10月29日,学校202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件盛事,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依托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政中心积极策划,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筹备,大赛围绕“立德树人”的宗旨,践行“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堂,让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学校党委副书记潘洵出席大赛。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关负责人列席大赛。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洁、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商爱玲、西南大学教授董小玉、副教授白智宏、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倩等担任大赛评委。

学校教务处处长吴能表在致辞中指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他表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方式,以温度和情怀引领学生价值取向,做好知识架构能力,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本次比赛精彩纷呈,七位参赛选手围绕《中国担当:做全球环境治理的行动派》《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理想的内涵与特征》《“三个代表”之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从不同维度诠释了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

两位专家进行现场点评,董小玉表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这次比赛参赛选手从环境治理,理想内涵与特征等话题入手,既有时代价值,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情怀,参赛的思政老师也具有时代风貌和使命担当。商爱玲谈到,思政老师要用实干抓教学,树立思想上的高度、理论上的深度、情感上的温度。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思政教师应肩负责任担当,培养肩负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关负责人宣布比赛结果,本次比赛分别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赛后,现场听课同学们纷纷表示,参赛教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