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新诗创研中心揭牌 校地合作开启崭新篇章


来源: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  文字:甘晨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11月21日上午,中国新诗创研中心于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兰草园正式揭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为中国新诗创研中心题写匾牌。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洪斌,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何浩,重庆市北碚区委副书记、区长黄祖英出席揭牌仪式,诗人傅天琳老师的亲属,来自北碚区作家协会和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的诗歌爱好者共同见证此次文化盛典。中国新诗创研中心当日举行首场活动——《诗·界——天涯若琳》实景诗会,颂别诗人傅天琳。

行到北碚必有诗,诗歌文化的积淀让西南大学孕育全国第一家专门研究新诗的机构——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培育出一大批诗歌研究与创作者;缙云山园艺场走出重庆第一个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果园诗人”傅天琳,她曾多次通过诗歌表达对北碚的深情。西南大学与北碚区共同打造中国新诗创研中心,旨在从诗歌文化中汲取养分,搭建新诗创作、研究平台,传承发扬诗歌文化。中国新诗创研中心先期规划建设吕进诗学工作室、傅天琳诗屋、中国新诗创研资料陈列室,将常态化展开诗学讲座、诗歌研讨、诗学沙龙、新诗作品发布等活动,旨在通过系列诗学活动激发创作热情,推动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升诗意北碚和西南大学的文化品质。

西南大学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积极推动校地合作。吕进先生说,“此前北碚已经有了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培养了600多名研究生和博士,诗歌理论领跑全国。今天成立的中国新诗创研中心是中国作家协会下属的唯一一个诗歌创研中心。我们不仅要创作优秀的作品,还将加强理论研究,开展一系列面向全国的诗歌活动。”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协助诗学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深度参与中国新诗创研中心的常态化诗学活动,助力于中国新诗创研资料陈列室的建设。市民或师生可以了解新诗发展史,翻阅经典诗作、新诗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据了解,北碚未来将持续推进新诗珍贵、经典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打造中国新诗博物馆。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