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学校在全国2021年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中喜获佳绩


来源:   |  文字:李朝明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12月3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2021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学校获得“良好”成绩,实现开评以来最好成绩的突破,在全国参评高校中位列第35位。科技部、财政部将对获得优秀和良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并给予“后补助经费”奖励。

附表:2021年度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

序号

单位

结果

33

南京大学

良好

34

南开大学

良好

35

西南大学

良好

36

武汉大学

良好

37

江南大学

良好

38

武汉理工大学

良好

39

同济大学

合格

40

湖南大学

合格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等现象是多年来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科技部、财政部开展的此项评价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国务院对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考核依托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以网络系统运行客观数据为基础。自2018年起,该评价考核已开展4次,学校大型科研仪器使用效益和共享水平逐年稳步提升。2021年考核对象为25个部门合计346家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涉及大型科研仪器4.2万台(套)及全国86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考核内容为考核对象在2020年度的运行成效,学校实现了由“合格”到“良好”的质的突破。

近年来,学校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大型科研仪器等资源开放共享的要求。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筹领导下,在分管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团队凝心聚力,厚积薄发,与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人力资源部、科学技术处、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等部门和各学院(部)齐心协力,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高效运行管理的有效模式。

2020年为解决数据孤岛、满足新的国家管理需求,学校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升级开发了满足校外用户访问,多维度、分层次管理权限的“校-院”两级管理共享系统,实现了的大型科研仪器共享信息化系统的提档升级。

面向“十四五”新征程,学校将继续加强“校-院”两级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完善配套激励措施,提升测试服务水平与质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及成渝地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服务支撑和资源条件保障。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