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充分发挥学校科技人才优势,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理论成果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关系,主动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个人研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寒假,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继续组织开展“百所山村小学计划”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西大硕博乡村行,助力振兴暖童心”,共组建31支校级研究生实践团队奔赴重庆市内各区县开展送教下乡和留守儿童帮扶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强化新时代研究生的使命担当,以丰硕的实践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小朋友们,我们又来啦!”1月7日,由西学校新闻传媒学院20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再次来到合川区土场镇中心完全小学,开启为期五天的乡村支教行。这也是2019年以来新传研究生志愿者们一直坚守践行的暖冬之约。

土场镇中心小学是合川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基地之一,前身为战时儿童保育会直属第三保育院。1939年6月2日,受周恩来总理、邓颖超女士委派,赵君陶女士来到合川土场周家祠堂创办保育院并亲自担任院长。在7年时间内,共收养800多名战时儿童,为革命积蓄了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志愿者们紧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结合新传专业特色,为六个年级、236名同学精心设计“百年党史进课堂·红色故事入人心”知识课、“疫去春来·健康成长”趣味体育课、“回顾成长之路·展望光明未来”特色课等六类别具一格的课程。
“当我还是小树苗的时候啊,老师、长辈为我提供那知识的养分,待我成长为参天大树,将要永远记得你们赋予我的恩泽……”为增强同学们报效祖国的意识,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的同学高声朗诵小诗《成长》并播放建党百年“中国成长”的视频。少年的茁壮成长离不开祖国的培养,而祖国的“成长”也离不开每一位中国青年的努力奋斗。
在五年级的体育课上,志愿者们将趣味运动会与红军长征行结合,带着孩子们体验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并学习红军战士们坚决不放弃的精神,同学们都十分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课后,当问及将来想做什么时,周同学指了指志愿者老师身上的红马褂说:“老师们都是西南大学的吗?我也想去西南大学呢。”刚刚结束运动会的他们满身是汗,但是眼睛闪着光。
研究生志愿者唐婷婷也是合川人,在上完音乐课后感叹道:“我也和他们一样来自乡村小学,很幸运曾经接受过善意的支教人士带来知识与关怀,如今我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接续传递知识与关怀,我觉得这就是支教活动一年又一年开展下去的意义所在。”
乡村支教活动为新传研究生志愿者和土场镇小学的孩子们搭建双向的学习与成长平台。新传研子们走进乡村小学,以专业所学、用满怀爱心,点亮乡村儿童梦想,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他们将坚持青春践行,为乡村教育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