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充分发挥学校科技人才优势,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理论成果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关系,主动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个人研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寒假,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继续组织开展“百所山村小学计划”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西大硕博乡村行,助力振兴暖童心”,共组建31支校级研究生实践团队奔赴重庆市内各区县开展送教下乡和留守儿童帮扶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强化新时代研究生的使命担当,以丰硕的实践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月10日,由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11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风起纸鸢”团队,启程前往重庆市合川区渭沱镇油桥小学和渭沱小学开展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


当日下午,“风起纸鸢”实践队抵达合川区渭沱镇油桥小学,在该校校长吴富银的主持下召开此次实践工作的座谈会。油桥小学的叶俊青、谢逢春、周航老师及“风起纸鸢”队全体队员参加此次座谈会。
吴富银代表油桥小学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表示会全力支持团队的实践活动。队长李慧芳介绍本次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寒假“伴读”特色服务,实践队代表学校向油桥小学捐赠了铅笔、文具盒、乒乓球拍等物资。
课堂上,队员们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课后,队员们不仅展开针对乡村教师、留守儿童及家长的问卷调查,还进行对乡村教师的专访和对留守儿童的家访。在这五天的线下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发现镇里的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照看,孩子与家长之间普遍存在缺乏沟通的问题;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提升阅读兴趣,队员们组成渭沱小学和油桥小学的线上课外书伴读团,用书本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线下实践工作结束后,全体实践队员与小学的校长和老师进行合影留念。线下活动结束但关爱乡村留守儿童的线上“伴读”服务仍在继续,“风起纸鸢”队的队员们都希望像这些扎根在乡村教育一线的教师们一样,做一阵能够让孩子们飞上蓝天的“风”,让这些小“纸鸢”们能乘着好风飞出大山,去看看山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