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与党同心、跟党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学校师生热议


来源: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   |  文字:学校师生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5月10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进军,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李荣华;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团委,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同团员青年代表在西塔学院报告厅共同收看大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同时,学校其余师生员工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反响热烈。

党委书记李旭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了百年来共青团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的初心历程,指明了共青团面向未来、再立新功的重要遵循,提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对面向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共青团工作和新时代青年寄予殷切期望。作为西部“双一流”高校,要切实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引导共青团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胸怀“国之大者”,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卫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的四点希望和对新时代广大共青团员提出的“五个模范”要求,为高校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具有百年教师教育和农业科技办学历史的高校,学校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化到学校发展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校团委书记许克松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共青团和广大团员青年寄予了殷切期待,为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共青团工作全过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在青春赛道上跑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好成绩!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校工会主席赵子华谈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目光投向青年、把希望寄予青年。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谱写了激昂的青春乐章。新时代我们群团工作要紧盯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牢记党的教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组织力引领力和影响力,为党育人、担当尽责、心系青年群众,接续奋斗、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共青团、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水产学院党委书记朱汉春表示,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对共青团、广大青年的嘱托和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夯实专业理论学习、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人才和接班人!

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海峰谈到,对高校艺术学院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必须团结引领广大青年,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延续文化守正的文脉,融入艺术创新的血脉,与党同心,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共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环境中,如何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创作凝聚引领青年的作品,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

工作在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的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范迪谈到,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引导新一代共青团员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培养全面发展、求真知、勇奋斗的青年科技人才。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为做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努力,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履行为党育人的使命,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团委书记邵羽西表示,高校团学工作者要主动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胸怀“国之大者”、发扬创新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西南大学报》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袁佩媛表示,新时代青年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当不负青春韶华、不负伟大时代。在今后的学习路上,我们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谆谆教诲和深情寄语,坚定信念、埋头苦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积极贡献西大学子的青春力量。

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举重队男队队员、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谌利军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想起训练场“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奋斗点滴,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青年强则国家强”的含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幸投身“两个一百年”目标,更应承继“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发扬革命精神,锤炼过硬本领,回答时代课题,在新征程上留下奋斗足迹、贡献青年力量。

学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李佳庚说,中国青年要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接续奋斗;作为中国史专业的学生,从团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作为研究生会骨干,如何更好地做好新时代新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是我们亟须思考的重要命题。我们定将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广西分队队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王骏豪说,西部支教是绽放绚烂之花、迸发青春能量的途径之一,在今后的支教生活中,我将坚守在教书育人一线,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学知识,在实践中树理想、强信念、跟党走,赋予他们更多了解世界、丰富生活的载体。用一年的时间在支教中写下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篇章,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铸就新时代青年的底气。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