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由学校主办,教师教育学院和附属中学联合承办的“2022年全国基础教育论坛暨学科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开幕式在附属中学立人报告厅举行。会议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推进义务教育新课标落地实施。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重庆市教委师范教育处处长黄伟,学校及全国26所师范院校相关领导、专家,教育部课标修订组专家、地方教研机构、中小学名师名校长以及师生代表参与会议。会议由新华网全程直播,共70余万人在线收看。
开幕式上,学校校长张卫国指出,办好基础教育关乎亿万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作为教育部直属大学,张卫国提到西南大学将承继百年师范传统、遵循双一流建设内涵逻辑,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打造基础教育未来名师,构建师资教育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交流发展。
李劲渝针对《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就重庆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建议:上下齐心,培根铸魂,确保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地位。坚持师德师风建设为先,努力支持教师工作。内外结合,筑基提质,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统筹教师培养、聚焦重点环节、筑牢强师之基。全面协同,做优建强,实现教师队伍创新发展。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推进教育学科合作。
在场领导及专家共同上台参与启动仪式,随着倒计时的清零,由全国26所师范院校学科教育专家、教育部课标修订组专家、地方教师发展机构教研员、中小学名师名校长组成的全国学科教育联盟正式成立。
任友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路线图,而落实“计划”是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谈到如何落实举措和如何建设教师队伍时,任友群指出,要加强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培养,支持地方教师教育的专业发展,推进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他鼓励与会师生,要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特邀主题报告环节,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分别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相关报告。校长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周鹏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健分别就传统文化教育、人工智能教学、教育理念革新、数字化平台运用等课题展开经验分享。该环节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彬主持。
5月9日至13日,学科教育联盟学科大单元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物理、化学、历史、体育、信息技术等进行学科同课异构展示,通过课堂展示和在线交流点评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有效尝试,大批一线教师以及在校教育博士、硕士和本科生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观摩。
本次全国基础教育论坛暨学科教育联盟成立,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总结,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打下坚实基础,也是大中小学联合教研、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