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学校首届吴宓史学新秀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   |  文字:邹哲正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6月11日,学校首届吴宓史学新秀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论坛由重庆市历史学会主办、学校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承办。论坛旨在为全国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搭建跨校学术交流、展示学术前沿成果的专业平台。学校党委副书记潘洵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承办单位相关领导、嘉宾和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

潘洵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历史学科发展情况,他希望同学们不断锤炼卓越的历史研究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致力于人类发展重大命题,涵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全人类命运福祉奋斗的情怀;会通中西之学,成为博雅之士,以实际行动争做胸怀“国之大者”的史学拔尖人才。

教务处处长吴能表从高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治学者应该明确的“四大判断”,希望同学们在本届论坛中充分交流学术观点,成为出色的史学接班人。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院长邹芙都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他对与会专家和参会青年学子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本平台在同学们的学术道路上留下重要一笔。

本次论坛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的40位优秀本科生参加论坛。论坛邀请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侯甬坚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张侃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勇安教授四位史学名家为本次论坛作主题演讲并作论文点评。

主题演讲环节,四位校外专家结合史学前沿,分别从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环境史研究对历史地理人地关系认识的推进、中共苏区的地方结社与赤白对抗、大信息时代史料的甄别与运用进行主题报告并与线上同学展开交流。论坛为期1天,近3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参与本次论坛。

扩展阅读:

学校历史学科是学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世界史、古典学交叉学科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历史教育硕士(含高师硕士)授权点。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学为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拥有伊朗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两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机构。近年学院教师新增国家社科基金43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9项;新增各类国家级人才7人次。历史学(含师范)、民族学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学院“历史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获批重庆市首批普通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开启新征程。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