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柑橘黄龙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学校召开


来源:柑桔研究所   |  文字:刘蕾
编辑: 雷四维   |  审核: 韩笑

柑橘黄龙病是全球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是制约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柑橘黄龙病北扩趋势明显,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6月27日,由学校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柑橘黄龙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研讨会在东方红会议厅顺利举行。中国工程院吴孔明院士、宋宝安院士、陈剑平院士、康振生院士等10位咨询专家,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产业技术处处长徐利群,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李董博士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在致辞中指出,学校是全国柑橘科学研究和产业服务的重要之地,“柑橘黄龙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既是对前期研究成果的总结,也是对项目研究方向的进一步凝练,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恳请各位院士专家积极贡献智慧,多提宝贵意见。

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许志鹏表示,希望在牵头单位西南大学的带领下,项目各课题团队能够齐心协力,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争做示范”,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上“走在前列”,产出具有变革性、颠覆性、前瞻性的技术原型。

项目负责人,学校柑桔研究所研究员周常勇介绍项目整体情况,从课题的任务分类、指标分解、课题考核、契约精神、任务安排上分类压实、分段推进,紧密围绕我国柑橘黄龙病防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柑橘黄龙病菌致病机制及其与柑橘、木虱(天敌)的多元互作机理”和关键技术问题“探索建立黄龙病菌体外培养技术、田间速测技术、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抗/耐病新种质的规模化创制技术”开展相关研究。

启动会第二阶段,课题牵头单位汇报课题实施方案,咨询专家组对项目提出意见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陈剑平、康振生、宋宝安等10位专家分别做了精彩点评,希望在上一轮的研究基础上,研究团队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加大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协同创新效率,再接再厉,取得丰硕进展。

据悉,推进柑橘黄龙病由防向治的转型,“柑橘黄龙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的预期成果,将分别体现在科学预期、技术预期和产业预期。在科学预期上,推进我国柑橘黄龙病研究水平总体处于领跑;在技术预期上,实现绿色防控率提升到60%以上,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生态效益显著;在产业预期上,减损效益极为显著,护航柑橘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书记校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