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美术学院刘曙光教授油画作品《彝家新居》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写生采风创作美术作品展”,7月10日该作品被《人民日报》8版副刊“倾情描绘乡村振兴新气象”刊发。

2020年7月,四川省文联、省美协和重庆市文联、市美协组织了部分川渝美术家深入四川凉山进行主题为“沿循总书记的足迹——川渝美术家创作采风”活动。刘曙光教授作为参加此次创作活动的美术家,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脱贫攻坚”在凉山走过的地方(昭觉、布拖、美姑等地)一路写生采风。

在采风过程中,凉山“火普村”给他的印象特别深刻。火普村是一个在高山上的深度贫困村,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访贫去过的地方,昔日的土坯房变成了布局有序、宽敞明亮整洁的新房安置点,泥泞的道路变成了通向四方的水泥公路,还设有乡村文化娱乐室等等,脱贫项目使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这个村子的巨大变化激起了刘曙光教授创作的热情,返渝后结合收集的素材创作了《彝家新居》这幅作品,该作品以小观大,表现了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引发的乡村巨变。
近年来,美术学院致力于对民众形象、国家生活、华夏山河,乃至民族记忆、国家过往进行有学科质感的视觉塑形,着力思考新时代的美术创新、发掘乡村振兴中的重大美术现实问题,积极开展艺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行动,努力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扩展阅读:
刘曙光,1963年生于四川宣汉,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留校任教。现为学校美术学院教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艺术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画院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曾任学校美术学院院长。
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国家级展览,学术论文发表于《美术》《装饰》《美术观察》等核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