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秋节巧遇教师节,学校博物馆举办题为“吾爱东坡”的《苏轼书法全集》图录特展。
本次展览是以眉山市人民政府与西南大学校地合作重大文化工程《苏轼书法全集》编纂项目为基础,加之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等公私藏家丰富的收藏藏品,总计展出作品两百余件。所谓“图录特展”,据《苏轼书法全集》主编、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曹建教授介绍,展览的苏东坡书法作品虽不是原件,却是通过高清摄像、宣纸印制等技术手段,按照书法作品精心装裱,总计装裱费用上百万元,几乎保留了作品的“原味”。其中不少碑刻拓片则来自官方或名家收藏,全面展现了苏东坡书法艺术的光辉成就。


曹建介绍,《苏轼书法全集》体量达四十五册,团队历时五年调研、收集、查考、鉴别、整理、编纂,已将国内外公私珍藏的苏轼书法作品搜罗“殆尽”,学界认为该全集也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收录最全、材料新颖、印制精美、出版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目前该书正在做最后的校勘工作,预计将在11月正式面世,作为川渝地区文化合作的重大成果和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礼物,献礼党的二十大。
据了解,苏东坡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号称诗书画三绝。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也是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书法宗师,其代表作《寒食帖》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本次展览分为“学书历程”“情牵岷峨”“文士之交”“方外知音”“书坛遗泽”五个单元,全面展示了苏东坡的书法与人生,并通过苏轼信函中所见的日常生活与书法交游等内容,将这位史上最有情趣的文豪呈现给读者,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宋代多姿多彩的文化风貌。
曹建介绍,展览中,还有不少作品此前从未公开出版,这些作品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范本,拓宽了书法视野。
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展览现场还滚动播出中央电视台不久前摄制的六集纪录片《苏东坡》,并邀请书法研究所多名在读博士、硕士为参观者讲述书法背后的故事,并对每一幅作品的创作时间、书法内容、收藏印章等情况作专业讲解。此外,展览期间,还有书法研究所师生在现场指导书法爱好者,以期传承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瑰宝。
“书以明志,文以载道”。苏轼是蜚声世界的四川历史名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展览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眉山三苏祠重要讲话的举措之一,是学校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一次教育活动。展览立足于文物,让藏在全世界博物馆、图书馆和收藏家手里的苏轼书法及其承载的文化精神与价值“活起来”,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项突破。
据悉,本次展览也是继“吾家东坡”文物特展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北碚区图书馆展出后,在高校的首场巡展。展览将持续到国庆节前夕,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目前仅限于向校内师生开放为主,市民需满足相关防疫要求,经预约才能前往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