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热烈氛围中,全校师生在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持续用力,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汲取智慧力量,开展了系列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启了多种丰富的氛围营造方式,展现出师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昂扬姿态奋进新征程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学校特开设“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专题,团结鼓励师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学校改革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名单,学校吕典秋教授申报的科技成果《菜用型马铃薯系列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这是本次重庆市获得的唯一一项一等奖,也是学校首次获得该类奖项。
近年来,学校注重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激发活力,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同时高度重视科技成果报奖工作,加强成果梳理和报奖动员工作。为提高农业农村部成果奖申报质量,策划培育“大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精心谋划、细心管理、用心服务”的工作理念,在组织动员阶段学校就召开了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申报指导会,组织校内外专家对申报该类奖项的申请人进行现场指导。经过精心组织,学校科技成果奖项申报取得新成效。
“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对我们团队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学校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院长吕典秋教授说,目前团队选育菜用型马铃薯品种7个,集成种薯繁育与质量控制、晚疫病预警与精准防控等核心技术11项,制定标准10项,创新机制模式4个,研发产品4个,培育了“巫溪洋芋”“万州马铃薯”两个品牌。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上,该团队先后在重庆、四川、湖北等省市的30个区县、510个乡镇推广1023万亩菜用型马铃薯,受益农户达235万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累计增产309万吨,增收48.7亿元。
据悉,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由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于1987年设立,每三年开展一次评奖,表彰在实施农业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中取得显著成效的项目、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本次,重庆市获得该类奖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