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求,11月26日,由教育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智能化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和学校教育学部联合主办的“新文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云端召开。副校长陈时见、崔延强出席会议。

陈时见在研讨会上致辞,对与会专家的线上参会表示感谢。他回顾了学校自2010年以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历程,介绍了“精英化、综合化、国际化、个性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理念,以及“学院制、小班制、导师制、淘汰制”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结合学校近年来实施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陈时见进一步阐述了学校在模式改革、机制创新、机构改革和资源重组等方面的进展,系统介绍了学校下一阶段推进新文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行动规划。
教育学部党委书记周文全代表学部致辞,介绍了教育学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对各位专家对西南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研讨会能帮助学校教育学专业进一步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教务处处长吴能表解读了新文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与内涵,总结了学校注重需求引导、学科交叉及学生个性化培养等创新做法,希望本次研讨会的举行推动学校相关专业深入反思,进一步优化学校人才培养体系。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新文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模式构建、实践经验、典型案例展开深入研讨,探索新文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以及高校间跨学科交流协同新机制,3000余人次的专家学者在线参会。研讨会就新形势下文科教育发展路径、新时代文科创新人才模式改革等方面形成广泛共识,认为新文科建设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线上旁听的参会人员表示,各位专家的报告主题前沿、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对推动新文科建设落地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