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冠疫情的蔓延让学校按下了“暂停键”,在这场无声的战“疫”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团结力量共同守护校园安全。
冲锋在前 “线上线下”积极响应
11月4日,接到入校通知后,学院迅速召开学工队伍视频会布置工作。谢俪及辅导员们立即收拾行李,整装待发;张颜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将家中6岁的孩子送回四川老家安顿好,迅速和丈夫各自奔赴抗疫一线;王越在疫情来袭前几天刚刚进行了手术,缝合的伤口仍需要时间恢复,但他毅然选择进校参与防疫工作;刘杨妮接到返校指令后立刻收拾好个人物品前往学校,由于进校时携带的御寒衣物不够,她便找同学借来衣物继续投入工作;余琼在处理完校外学生突发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申请进入校园参与防控工作;辅导员们下沉园区,全天候值守,做好组织核酸检测、发放餐券、人员出入管理等工作,切实保障学生安全。在做好线下工作的同时,线上工作一刻也不耽误,辅导员们通过电话、微信、QQ、钉钉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布通知要求,提供就业考研信息等,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并提供关心与帮助。
学院党委书记熊海灵密切关注校内动态,统筹校内校外各项工作,积极参与每日核酸检测的志愿工作。还有更多的校内教职工,始终坚守防疫一线,车杭骏和曹正然听说志愿者人手不够,主动担当起核酸检测和家属区物资保障志愿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守望相助 “校内校外”联动抗疫
学院相继召开学院党、政、工、学、团主要干部视频会,建立校内校外疫情防控联动机制,学院院长李传东召开全院研究生导师疫情防控视频工作会,进一步强化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
成立“厚工”教师党员志愿服务队,校内师生有学习、生活、就医、工作方面的困难,校外教师党员联合提供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在得知毕业生手机故障无法修复又急于接收面试通知的情况,余琼在校外当起了“快递员”,及时将学生网购的手机送到本人手中。
学院及时开展离退休教师生活情况、健康状况排查,询问生活所需,解决生活困难。得知校内离退休教师李国平家中车辆电量耗尽,无法满足正常生活,高渤立即协调,将车辆运送到校外充电。
学院全体教师坚守教学一线,在云端授课,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践行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志愿服务“同心同德”尽显担当
疫情阻碍距离,但不隔离爱与温暖的传递。有一群身穿蓝色马甲的志愿者队伍,用爱心、细心、关心,守护着校园安全。为确保防疫工作顺利进行,学院学生组成志愿者巡逻队,哪里人手不够,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防控期间,同学们损坏的家电无处维修,为满足大家需求,电信院志愿者服务队在学校以线上方式顺利开展了“无忧家电,爱芯维修”活动。志愿者们发挥专业特长,仔细检查家电问题,共同研究探讨、发现病灶,家电维修成功率达到75%。经过这次特殊时期的“无忧家电”活动,志愿者们对“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很高兴能够帮助到处在特殊时期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