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至27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本次竞赛采用线上方式进行。比赛正值学校临时封控期间,学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第一时间为参赛学生申请闭环前往实验室参加线上比赛,同时专门开辟实验室用作答辩场地,为学生们安心参赛保驾护航。

本次有来自全国500余所高校的2000余支队伍参赛,参赛学生人数破万。经过两天三轮的激烈角逐,学校选派的5支参赛队全部获奖,分别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奖类型实现了命题类、自选类、讲课类赛道全覆盖,获奖的数量与质量再创历史新高。
学校代表队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16名本科生组成。命题类作品“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和集成电路结构测量冰的导热系数的研究”和讲课类作品“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两个项目斩获一等奖;自选类作品“基于应变片对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改进测定系统”“基于多电介质探测的三维静电场模拟与测绘仪” “基于 phyphox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 三个项目获二等奖。
本次竞赛的模式灵活且极具专业性,对参赛者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现场应变能力均要求极高,有利于提升物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物理类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
参加总决赛的选手们从暑期开始经过长达5个月的备战,在学校、学院的关心支持下,在指导老师与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决赛答辩。各参赛队的竞赛展示和答辩流程一气呵成,充分展现了西大学子的风采。
近年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把以学生科技竞赛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学院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搭建本科生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途径,构建了基于OBE理念的物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自学院创新创业发展中心成立以来,在谭兴文、孙凯、张巧明、雷衍连、杨铁、邓涛等教师组成的创新创业发展中心专业指导教师团队和思政教师团队的共同指导下,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学院学生已经代表学校参加多种高水平物理竞赛并多次斩获佳绩。接下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将会继续总结经验、优化项目、全力以赴,争取在更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