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草食动物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长张英杰,学校副校长王进军出席会议,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处长冯光鑫,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学校科学技术处、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负责人,重点实验室研究骨干等参加会议。

王进军致欢迎辞,他指出,草食动物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是经西南大学几代专家学者的不懈耕耘在畜禽等大动物研究上市级重点实验室新的突破;该实验室的建设将助力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为服务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科技平台支撑。希望实验室积极征询学术委员会意见,坚持“四个面向”,着力解决草食动物科技领域“卡脖子”技术,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学校也将以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在人、财、物等各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冯光鑫介绍了重庆市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条件和优势,肯定了西南大学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谋划重大平台方面的成绩,表示重庆市科技局将在科技项目、科研平台、人才团队等方面给予重点实验室大力支持。希望重点实验室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服务乡村振兴;也希望与会专家积极指导实验室建设。
张涌院士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重点实验室应广泛吸取学术委员会意见,结合西南山地特色遗传资源优势,开创旗帜鲜明的标志性成果,努力打造一支本领过硬的人才队伍,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培养行业大专家。
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校赵永聚教授围绕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种”“养”“病”等核心关键科学问题汇报了重点实验室的成立背景、建设方案、重点方向和工作保障等,指出实验室在今后将更聚焦产业需求和国家战略目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与会学术委员会专家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对畜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围绕研究内容、未来规划、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就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延续、国际交流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