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体育总局科技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体育科普基地名单的通知》,西南大学全民健身科普基地成功入选,成为首批58所国家体育科普基地之一。

首批国家体育科普基地申报评审通知下发后,学校高度重视,由体育学院牵头积极准备申报和评审工作,协同学校档案馆、科协收集历史资料,组织社会服务工作负责人和各建制运动代表队整理专题素材,精心准备和完善体育科普手册、宣传栏、文化墙、荣誉墙等硬件设施,同时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10余项运动项目科普知识,奥运冠军赵帅录制《冠军体育科普微课堂》微课,全面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科普氛围。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下,顺利通过了两次评审的线上答辩,成功入选。

学校11月因疫情封控校园期间,体育学院师生通过线上讲座和专题推文指导同学居寝锻炼,舒缓身心。校体委策划了居寝达人挑战赛和学校首届体育科普大赛——卡塔尔世界杯“专业解说”,将体育科普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收到115份参赛作品,涵盖多个学科门类,创新和丰富了体育科普的形式效果。
科普基地负责人黄晓灵介绍,学院办学过程中一直肩负体育科普使命,2002年后将体育科普纳入学院社会服务专项工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将体育科普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社会化,2017年后注重打造体育科普品牌,重点加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如中华射艺、柔力球、武术、螺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推广普及。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提升西部全民健身科普水平为己任,以高校丰富的体育科教资源为优势,以奥运冠军带动全民健身科普为品牌”的体育科普特色。
本次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体育科普基地是对学校体育工作成效和社会影响力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学校体育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体育学院2018年荣获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本科专业获国家一流本科建设单位,入选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助力学校当选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主席单位,两届夏季奥运会斩获6金1银1铜,与重庆市体育局共建网球、田径、排球代表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